加拿大的友人近日看了《天能》,在群組談及一些費解的細節,我沒搭腔,只漫不經心說道:「有興趣『解謎』的話,何不重看寇比力克的《閃靈》呢?」今年聖誕我每天重看一齣寇比力克,從前一晃即逝的神秘細節,未能參透的生命隱喻,現在都漸漸分明了。真的,歲月是經典的試金石,時間是最好的影評人。
電影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也不妨重溫一下。積尼高遜飾演的阿Jack,是個鬱鬱不得志的作家。他找到一份在冬天看守深山豪華大酒店的工作,於是帶着妻子溫蒂和小兒子丹尼,搬到冬季停業的酒店。他希望利用幾個月與世隔絕的時間,完成他的宏大寫作計劃。丹尼有通靈能力(片中稱為「閃靈」),不但可以見鬼,還看到過去未來。多年前,酒店曾發生倫常凶案,一個冬季管理員用斧頭斬殺妻子和兩個小女兒;如今Jack一家三口遷入,Jack似乎受到酒店惡靈影響,逐漸陷入瘋狂,企圖殺死妻兒⋯⋯
當年初看此片的觀眾,很容易錯過細節,只視為鬼片或心理驚慄片。但絕頂鬼才寇比力克點會咁易畀你估到?公映四十年來,各地影迷反覆細看解剖,才發現幾乎每個場景、每句對白、每件擺設、每個鏡頭,寇比力克都暗藏密碼。由詭秘的237號房間,有人會聯想到納粹屠殺;從丹尼身穿的印有「阿波羅」字樣的衣服,會推論出寇比力克協助製作登月假片的陰謀。影迷許多解讀,我覺得是過度詮釋了,除了一個:寇比力克藉着酒店比喻美國帝國主義,Jack代表美帝殖民者,妻兒和電影中被斧頭劈死的黑人,則象徵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換言之,《閃靈》表面是恐怖片,實際則隱喻白人屠殺印第安人,埋藏了一段世人忽視的美國黑歷史——酒店名字也叫「Overlook」,一語雙關指「忽視」。
我認為這解讀合情合理,因為電影內有太多明證。例如Jack駕車前往酒店途中,溫蒂跟他談論十九世紀移居美國西部的「唐納大隊」。唐納大隊是美國西部移民史一大悲劇,他們移居中途被風雪所困,部分生還者要靠吃人存活;當然,這慘劇也暗示了酒店的屠殺事件。此外,酒店經理介紹酒店史,也明言它建築於印第安人墓地,興建時還跟印第安人大動干戈,明顯指涉白人對原住民的侵略屠殺。較含蓄的證據,則見於酒店內的印第安圖案地氈,以及壁爐上一幅巨大的印第安沙畫。有一幕Jack不斷向沙畫上的人物扔網球,姿勢跟揮動斧頭一模一樣。以上種種細節都指向種族屠殺,寇比力克出名一絲不苟,若非有心設計,怎容許作品有這麼多無謂細節?
以上是導演的秘密訊息,以下則是我的主觀感受。2020年重看這部電影的香港人,即使未必看得出那段隱晦的美帝歷史 ,也應該輕易發現今日特區的影子。把林鄭比作丁蟹,out了,今天的她似乎已進化為Jack。兩者實在太相似:所謂行政長官管治香港,好比看守酒店的Jack,當初都滿懷自信,雄心壯志要幹一番大事。Jack 每天由朝忙到晚,不停打字寫作,對溫蒂不瞅不睬;林鄭也天天跟林生保持社交距離。看見老公生性,病容滿面的妻子雖感安慰,但很快她就發現,Jack打了幾百頁紙都是同一行字: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原來Jack不是辦公,只是扮公。這種情節是否很耳熟能詳?全片最震撼我的一幕,是陷入瘋狂的Jack向老婆步步進逼,義正辭嚴質問她:「你曾否有一瞬間關心過我,想過我對雇主的責任?你可有考慮雇主完全信任我,而我也簽了一紙合約,必須擔當責任?你對於道德原則,有沒有一丁點概念?」妻子哀求不要傷害她,Jack即陰笑着說:「Darling,我唔會傷害你,我只係想打爆你個頭咋!」(I’m not going to hurt you. I’m just going to bash your brains in!)最震驚我的是:看到這幕我竟然不再覺得心寒,因為在現實世界,我已看得麻木了。昨日閃靈,今天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