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89樓】財富魔爪殺到 小注敲比特幣 - 程總裁

【國金89樓】財富魔爪殺到 小注敲比特幣 - 程總裁

本總裁近月提及在禮崩樂壞的香港,市民財富難獲最高保障,不論是存放銀行,甚至離岸戶口,任意舞弄的司法總是成為獨裁者的武器。有人提議或許投資Bitcoin等數碼貨幣才是終極保障,但財富魔爪已悄悄逼近。

基於不能複製、數量有限特性,Bitcoin已成另類黃金,近年亦罕見有專家再大力質疑其內在價值。唯一可爭拗是,數碼貨幣面臨不少監管風險,影響其價價值走勢。例如中國2017年出招封殺用人幣交易,其後更稱之為搶奪貨幣主權,推出數碼人幣抗衡;香港都有數碼貨幣問題,例如騙案、集資,監管機構經過多番「推波」,最終竟是11月由財庫局牽頭,以《打擊洗錢條例》全面規管。

此前必須談及香港規管Bitcoin等資產監管歷史,最初將責任推向金管局,但金管局解釋自己是管法定貨幣,Bitcoin等不算。證監會也想「推波」,但其有監管證券、投資計劃法定職能,故近年曾出現首次貨幣發行,該會曾整頓;涉及數碼貨幣的相關公司,更可以如一般資產管理、證券行等申請牌照,算是走出一大步。

財庫局因此以非常大範圍的《打擊洗錢條例》,不再分證券性質與否,要求證監會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並展開所謂諮詢,並為「虛擬資產」、「服務」下定義。前者以數碼形式表達的資產,用來買賣或轉讓,支付或投資;後者則解作進行交易、資產互換及提供金融服務等。

最辣是這些服務提供者只能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變相散戶級數碼貨幣投資者基本上難再接觸相關服務,只能黑市交易。奇誕是,財庫局今次特別寫明P2P平台在豁免名單,容許進行數碼貨幣買盤、賣盤對盤,惟不准經手客戶資金或數碼貨幣資產,變相鼓勵黑市交易,散戶投資者反而冒更大風險。

財庫局及證監會這項發牌制正在諮詢,明年1月31日截止,一旦通過,尚有180天過渡期,香港散戶直接接觸數碼貨幣空間大幅收窄,可能要買基金、概念股;即使你在監管以外地方直接買數碼貨幣,亦意味處灰色地帶,造就理由讓警察肆意以不明財產、洗黑錢等理由拘捕。本總裁建議在尚存空間,小注投資就好,成副身家換比特幣就一鑊熟。

程總裁

fb.com/IF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