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構反擊左派:法官任命合憲

司法機構反擊左派:法官任命合憲

【本報訊】建制派及親中媒體鋪天蓋地攻擊法庭,力圖整頓法律界,《大公報》上月炮轟司法機構「任人唯親」後,司法機構昨發聲明強調任命符合《基本法》及相關規定,並由特首按照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作出。今次已是司法機構9月以來第四度發聲明回應建制派攻擊,學者指事件影響公眾對法庭可以公正判決的觀感,令法治受損。

司法機構稱上月底開始公開招聘各級法院級別法官及司法人員。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職位空缺截止申請日期為下周一。區域法院法官及常任裁判官職位空缺明年年中接受申請。

因應一些傳媒關注法官及司法人員招聘程序,司法機構發聲明重申所有申請均會提交遴選委員會考慮,該會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委任、法官及司法人員組成,按法例詳細審視每名應徵者履歷,強調所有法官及司法人員任命均按照《基本法》、相關法例及司法機構程序進行,並由特首按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而作出,是行之有效及嚴格依法處理的機制,有法例及機制防止利益衝突。司法機構9月至今已四度發聲明回應建制派狙擊,情況少見。

學者:公眾憂影響判決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認為,對掌管公權力者的肆意批評,會令公眾擔心法官能否按司法獨立宗旨判決。他指雖未看到法官判案受壓力影響,但公眾對法庭能否無畏無懼公正判決的觀感亦是法治一部份,又舉例資深傳媒人劉進圖日前撰文批評終院在蒙面法判決中向建制派退讓,顯示公眾對此開始有憂慮。

自中聯辦9月21日向建制派點名要整頓包括司法界的「三座大山」後,《文匯報》9月24日開始發表「司法改革」系列報道,至今共有六篇專題。《大公報》9月28日起六天內發表四篇「司法須改革」專題報道,其後於10月20日起改以「司法改革不能拖」系列發表14篇針對法庭的專題報道,涵蓋量刑、投訴法官機制、人事任命及保釋制度等。在左媒吹奏下,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11月17日引述終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指「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了」。

《大公報》上月初引述2014年時任《南華早報》記者Howard Winn一篇關於裁判官質疑任命體制的報道,以〈有法不依 曾引發多名裁判官辭職抗議 升遷任人唯親 司法步向「獨大」〉為題批評司法機構。報道又引述曾參與撐警大遊行的退休裁判官黃汝榮指,其升職面試只有五名推薦委員會委員列席,不符規定的至少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