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武漢肺炎疫苗供應出現變數。中國科興疫苗原先預計本周三公佈第三期臨床數據,惟臨時要求延遲15天,以便分析及整合全球的測試數據。專家估計即使科興的臨床數據最終達標,疫苗也將因此延至2月才能到港,較原定時間遲約一個月。由復星與德國藥廠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較大機會搶先成為最早到港的疫苗,整個疫苗接種計劃或會因此延遲。
特首林鄭月娥前日開記者會,拍心口稱政府至今已分別向阿斯利康藥廠、科興及復星藥廠達成協議,採購共2,250萬劑疫苗。當局更預計科興疫苗最快明年1月便可到港,有望2、3月安排接種。
不過,科興昨於預期公佈數據之際,突然要求巴西當局延後15天才公佈疫苗有效率的準確數據,以便整合全球測試數據,這已是科興第三度要求延後公佈數據。昨早出席電台節目的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似乎仍未知悉事件,更稱「應該呢一、兩日有數據……我呢一刻都問緊數據有未。」對於有專家認為中國科興疫苗或要延遲到港,陳回應稱現時揣測疫苗能否如期到港言之過早。
惟政府專家顧問、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早於另一電台節目指,剛得知科興要延至下月才公佈第三期臨床試驗數據。
許樹昌指由於尚要審核有關臨床數據及有一定程序進行,推斷科興疫苗最快2月才可到港,相信目前由復星與德國藥廠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較大機會搶先成為最早到港的疫苗。
對於科興疫苗一再延遲公佈數據,引起市民疑慮,許樹昌傍晚於《健康.旦》節目中重申,若科興最終數據反映疫苗保護率不足,疫苗不會供港,「如果第三期數據出到嚟話佢係危險、保護率唔高,咁佢同政府簽嘅協議係唔會生效」,強調到港的疫苗安全,他又重申如接種疫苗人數太少,對社區防控幫助不大,呼籲市民盡量接種。
衞生防護中心前總監、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專家成員曾浩輝承認本港疫苗接種計劃可能受事件影響,但有其他藥廠疫苗最快明年首季來港,獲批後可用於接種計劃。曾指,今次政府採用緊急批核方式審批疫苗,但有關做法只是一個機制,強調疫苗仍未獲批准來港,須由專家審視臨床數據及疫苗安全性後,疫苗才會正式供港,專家小組將會主動檢視接種者的入院數據,比較及公佈不同疫苗接種後的反應。
另外,陳肇始重申政府會成立保障基金,為接種疫苗後出現罕見不良反應的市民提供經濟支援,目前仍在商討細節。近日建制派不斷批評陳肇始抗疫不力,陳回應說當局已加強各項防疫措施,包括收緊入境管制及加大整體檢測量、英國出現變種病毒也立刻堵截。她指明白有意見認為政府執行細節上有改善空間,當局會全力以赴,以個案「清零」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