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為何宗教不是通識科? - 余家強

有限創意●為何宗教不是通識科? - 余家強

聖誕節,來談談宗教。

自幼讀教會學校,即使並非信徒,《聖經》故事耳熟能詳,以為人所共知,及至長大結交其他學校畢業朋友,對耶穌降生惘然,方知彈丸之地也有文化隔膜。

疫情孩子留家網課,最hea宗教堂,一邊玩手機一邊上,老師亦似隻眼開隻眼閉,閒米煮閒飯。我告訴孩子:「將來你長大就明白,宗教科可能比什麼都實用。」真的,Geography非文非理,History只考近現代史,遑論物化生怎能構成日常社交話題?宗教則滲透生活方方面面,請擴闊眼光,減少種族之間的誤解和歧視。穆斯林婦女幪頭遮面,自有其根據;泰國死刑怎麼幾乎存而不用(自2004至2018只執行一次)?噢原來佛家好生之德。我有位朋友主編航空雜誌,飛機乘客滿天神佛,圖文務必四平八穩別觸犯禁忌,例如在中東航線介紹豬肉美食你找碴嗎?回教徒不吃豬因為污穢,印度教徒不吃牛倒因為神聖,一點不能搞錯。

宗教常識助你接軌世界,至少,與外傭相處融洽。菲傭多信天主教,接近拉丁風格;泰傭多信佛,尊敬僧侶;印尼傭多信伊斯蘭教,要守齋戒月,新年日子年年不同。

偏偏,孩子學校的Religious Studies專指基督教,對其他宗教絕口不提,甚或有意無意間貶低,嚴格而言只算聖經科,掛羊頭賣狗肉。與此同時,佛教、道教主辦的學校反之亦然,各自吹噓,異教相輕,人之常情,卻不免削弱聖賢導人向善原意,變單向宣傳工具,買櫝還珠。至於官校和沒宗教背景的,乾脆省略,無所依傍。

地緣衝突與戰爭,正正源自彼此不瞭解。

經濟科不會只講市場經濟而不講計劃經濟,雖然兩派對立。文學史不會只講散文而不講駢文,雖然兩派也對立。宗教科不應該一元化,不應該淪為閒科。

百花齊放、宏觀視野,要到大學宗教系才發生,不過你懂啦,大學宗教系堪稱收生成績最低、最難就業的學系,誰願燒冷灶?我在馬料水為湊夠學分,選修「中國民間宗教」,獲益良多,大概很少我這類怪咖吧。

叫囂取消中學通識科,船頭驚鬼船尾怕賊,什麼都不敢教,有否想過打破門戶之見,把宗教列入必修範圍呢?共產主義近乎信仰,且一併比較觀摩。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逢星期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