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西遊記●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人變了,要認。讀書時,不理會世界大事,最關心漫畫,市面有售的港漫日漫,幾乎也有追看。今日,因為報攤賣玩具賣汽水不賣讀物,信和太遠太多人,一年也沒有買一本。日劇《今際之國的有栖》爆紅,我知,一見是改編同名漫畫,反而有點卻步。

或者,日劇本身就是原罪?問問自己,一套日劇跟一套韓劇放在面前,你選擇哪一套?看Netflix的排行榜,坐底兩三套韓劇打入十大;看Now TV的英超直播,廣告不是《女神降臨》便是《哲仁王后》。日劇不是沒有人談論,之前有《半澤直樹》,最近有《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只是聲勢大不如前。日劇講多過做?說教?淡?以今日潮流來說,可能不合時宜。至少,變成小眾口味。

《今際之國的有栖》當然是另一回事。第一集,將涉谷變成無人之境,先聲奪人。你見到甚麼?我見到錢,好多好多的錢。是日本電視台出品的話,搭到個涉谷站出來,已經好難得,現在是整條山手線。感受,有點似初看《屍戰朝鮮》,不說劇情,單看畫面,已經震撼。有資金的話,亞洲劇集,原來可以拍出不亞於《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水平。

看日漫《鋼之鍊金術師》,學懂等價交換的道理。《今際之國的有栖》得到天文數字的製作成本,交出去的,大概是自己。劇情講述廢青跟朋友們入一入公廁,出來,居然去了另一個空間,想求生,要參加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遊戲,否則,半空即時射來一串雷射光束,由頭頂直穿地面,把你殺死,避無可避。頭三集,一集一關卡,節奏快到不得了。《足球小將》一集回憶一段往事,個波射了半個鐘還未落地,不錯,已是歷史,但傳統日劇的確擅長慢條斯理將角色背景和心理狀態描繪得巨細無遺,你也想像到主角的夥伴們慷慨就義之前,多數會花大量時間說出一連串感人偉論,由手足之情講到人生大義,營造煽情效果。《今際之國的有栖》沒有。交代前塵往事,一兩幕搞掂;交代身後事,一兩句對白就算。很美劇,很韓劇,甚至,很西班牙劇,總之,不似日劇。

日劇「改良」 只怕越見單一化

果然,「改良」後的日劇,像去年《全裸監督》一樣,全球大熱。經過網上串流平台霸權的調教後,全地球所有人類的口味,只怕變得越來越單一化。以前,一個地方想複製另一地方的成功作品,總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朴贊郁的《原罪犯》獨一無二,荷李活找Spike Lee改成《Oldboy》,一敗塗地。想成功,大概要似《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不是把《大逃殺》搬字過紙,是經過消化後,加工重建。在不久將來,我們真的還容納到《大逃殺》?不會全球也跟着《飢餓遊戲》的風?當日本觀眾也選擇一口氣煲完《今際之國的有栖》,試問競爭對手們如何堅持在地化的同時招架得住全球化?

我可能有點病態。人人說《今際之國的有栖》頭三集最精采,主角見關過關,緊張刺激,追看性十足。我覺得不外如是,跟去年看《密室逃殺》(Escape Room)的感受,差不多。好啦,去到尾四集,開始多文戲,出現一個組織,有派系鬥爭,有政治角力,有背叛有出賣,有朋友原來是敵人,敵人原來是朋友,人人話跌watt,好彩有一大班水着女優頂住至捱得過,我反而覺得精采得多。我好色可能是主因,見到朝比奈彩只穿三點式連拖鞋也沒有,奇怪土屋太鳳為何不遵守dress code;另一理由,是見到有幾場戲,山崎賢人終於按捺不住,堺雅人上身,七情上面喋喋不休,我竟然忍不住爆出一句:喂,咁先係日劇吖嘛!

堅持自己的特色,好重要。先不說個特色是好還是壞。據說,投資製作華語作品,Netflix只會考慮以國語為主的。因為,市場夠大。

換句話說,假如有香港人參考《今際之國的有栖》,找Netflix掟錢改編港漫,就說改編《古惑仔》吧。事成的話,應該砌個銅鑼灣出來也不成問題,只要銅鑼灣揸fit人陳浩南願意轉操一口流利國語粗口,即是TMD。DLLM?不用妄想。你制唔制?唔制?羨慕台灣囉。

不貪圖六億人口 自由自在

已經好好彩,不用羨慕大陸。Netflix最厲害的地方,是好像沒有似facebook、Google,或者周柏豪,貪圖中國六億人口。它立心團結六億人口以外的所有人口。

看《今際之國的有栖》,暴力、血腥、色情,以Netflix劇集來說,小事,說到組織的領導層屠殺平民,平民忍無可忍群起反抗,才篤中大陸死穴。沒有跪沒有舐,沒有為所謂的進軍大陸市場勉強整一個潔淨版出來。Netflix想拍華語電影或劇集?投資台灣,要鬼有鬼,要殺人放火有殺人放火,要同性戀有同性戀,自由自在。事事政治正確的合家歡,已經有一間迪士尼,不用再多一個。地球上已經有太多團體勇於對抗極權,用這個理由解釋,能否說服大家接受犧牲個人特色來成全大業?

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快樂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