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天早上打開窗簾見陽光普照,照例暗呼一聲。這也是習慣,「乾冬濕年」嘛,冬至大晴天,農曆新年會下雨,老黃曆的智慧,沒有真正統計過,好像還是很準的。新年假期長,天天下雨便煞風景了。但今年也不好說,若疫情不減,農曆新年不便外出聚會,若是寒風陣陣陰雨連綿,索性燈暖茶熱,專心禁足,待在家裏那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加心安理得,「濕年」倒也不是壞事。
如此也就不作多想,中午約了老友吃飯,在灣仔藍屋附近,陽光充沛,斜照於樓宇空隙間,逆着光走進街裏,光影恍惚,房子和街上的人影都有蒸騰之感,跟世道一樣虛幻,人影跟人心一樣浮動。天天一百上下的確診數字,街上本來不該有那麼多人走動的,但或許聖誕將臨,或許抗疫越久膽子越大,反正摩肩擦踵,似乎口罩不脫便萬無一失。後來到了銅鑼灣珠城大廈一帶,更是塞車塞得水洩不通。有人說,往年此時最擠的就是機場了,可以出去旅行的都走了,但今年,香港人都在香港,一齊出來走動,便哪裏都水洩不通了。
有孩子在英國讀書的朋友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孩子終於回到了香港,一種是孩子在倫敦機場被堵住上不了飛機。前者喜後者憂,話題都集中在英國發現了變種病毒上去了。英國封關,歐盟國家都絕了來往,邊境的貨櫃車長龍排出了長城的氣勢,英國沒有正式完成脫歐,卻又實際脫歐了。世界好像一鍋熱粥,難怪這天聽一個人說「冬至快樂」,另一個喝叱:「快樂什麼,2020年快過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