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後戴卓爾夫人向日官引述 鄧小平:想怎樣就改法律

六四後戴卓爾夫人向日官引述 
鄧小平:想怎樣就改法律

【文件解密】

【本報訊】1989年六四屠城後,香港人對中共完全絕望,引發移民洪流,時間亦證明當年的香港人是對的。日本政府外務省公開一批封存多年的外交文件,部份檔案涉及日本及西方政府在天安門事件後的取態。其中一份文件記錄了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與日本官員的對話,她引述時任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說過,「如果國家想怎樣做的話,修改法律便可以了」,對於中共如此輕蔑生命與法治,戴卓爾不禁擔心當時500萬香港人的福祉。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日本政府外務省公開1987年至1990年間26冊、超過一萬頁外交文件。其中一個檔案記錄了戴卓爾夫人與時任日本外交官員的對話,她在1989年9月訪問日本,訪前曾在英國與日本駐英大使千葉一夫共晉晚餐,其間她說:「我曾經與鄧小平討論過,他認為『如果國家想怎樣做的話,修改法律便可以了』。我認為當今中國的問題就是源於這個想法。」戴卓爾夫人對鄧小平的「依法治國」方針表示擔憂。

■文件中表示,戴卓爾夫人與鄧小平討論過後,對其所謂「依法治國」方針表示擔憂。

美曾不滿日繼續提供援助

戴卓爾隨後訪問日本,與時任日本外相中山太郎會面,她提起六四事件說:「根據我與鄧小平、趙紫陽談話的經驗,我無法預料會發生天安門事件,我感到非常震驚。 這種情況絕對不能再次發生。」她又接着說:「香港有500萬居民,他們擔心如果中國能對自己的子民做這樣的事,他們會怎麼樣。」當時距離九七香港主權移交中共僅餘八年,言論間她對香港的未來表示擔憂。

NHK引述專門研究戰後外交史的九州大學副教授中島琢磨說:「戴卓爾夫人的講話彷彿已經預見到了香港現在的情況。 她與鄧小平先生的對話中,對「法治」 的危機感也是顯而易見的,非常有意思。 對今天的日本,可能有着發人深省的意義。」

日本外務省每年均會公開超過30年的官方文件,是次解封的紀錄涉及日本政府六四後如何應對中國政府,及日方參與發達國家首長會議時各國對六四事件的反應。文件披露,1989年7月第15屆G7高峯會期間,法國希望G7聯手制裁中國,當中四個歐洲國家已表明加入。惟日本反對各國制裁中國,又表示孤立中國並非為上策。

當年美國曾為日本繼續向中國提供援助表達不滿,但日方不為所動。時任日本外務省官員雖表達對天安門開槍感到遺憾,但表明以西方價值觀與體制套用於中國並不可行,拒絕停止貸款。前中國大使宮本雄二更直指,「改革開放是正道,所以我們絕對不能斬斷日圓借貸認識中態度鮮明」。

香港民意研究所行政總裁、前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文件中鄧小平對「以法治國」的想法與現實相符。中共屢以法律為政治服務,隨意立法限制自由,這些理解貼合鄧小平對法治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香港時事評論員蔡子強則批評戴卓爾夫人不負責任,若擔心香港前途為何不為香港據理力爭,或表達出不同態度?

■日本外務省每年均會公開超過30年的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