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股獲准直接上市 紐交所大變革 承銷商收入勢減

美新股獲准直接上市 
紐交所大變革 承銷商收入勢減

【本報訊】美國新股氣氛熾熱,帶挈華爾街大行的承銷業務,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二批准企業可於紐約交易所直接上市,並毋須向投行支付大筆承銷費,此舉或顛覆美國數十年來傳統新股(IPO)的集資模式,被視為資本市場的重大變革。

分析稱,紐交所推出新上市程序,為初創新貴打開新融資大門,但可能削弱承銷商佣金收入。

為初創新貴打開大門

去年12月紐交所向SEC遞交新上市程序申請,前日終獲SEC「開綠燈」。據SEC文件披露,於紐交所直接上市的門檻,包括企業於首日掛牌出售總值約1億美元股票 ; 或按企業遞交直接申請時,其公眾持有量最少達2.5億美元,並以企業申請直接上市的定價下限範圍計。

紐交所總裁坎寧安表示,這項新變革讓投資者擁有一個公平的交易環境,也為初創企業提供另類上市的渠道。SEC專員羅伊斯曼前日於聲明指,批准企業直接於交易所出售其股票,將為投資者提供公平和有效定價的機制,並增加投資者以IPO定價範圍買入股票的機會。據悉,紐交所的主要競爭對手納斯達克交易所,為免紐交所搶奪初創公司上市的生意,已向SEC提交直接上市新程序的申請。

美股於今年3月築底後反彈,新股市場非常旺場,當中更錄得「倍升股」,如共享住宿平台Airbnb,首掛爆升112% ; 「北美版美團」外賣送餐公司DoorDash首掛也錄得85%升幅 ; 獲「股神」畢菲特入股的雲端概念股Snowflake首掛飆逾倍。

至於擁有充裕現金的大數據獨角獸Palantir與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商Asana,兩間企業於今年透過直接上市形式(DPO)於紐交所掛牌。按DPO要求,公司毋須發行新股,完成網上簡單登記股票程序,便可直接上市交易,申報和訊息披露要求較傳統IPO低。

首掛癲升現象料減少

豐盛金融集團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於訪問稱,紐交所新上市措施,除提高紐交所競爭力外,相信亦受美國矽谷初創和風險投資歡迎,因為企業於美國上市,毋須被華爾街承銷商隨意壓價,風險投資者或早期投資者也不用等待禁售期後才沽貨套現,「以往投行或金融機構定價過低,新上市程序將有助收窄上市定價與首日掛牌的開盤價之間的差距。」他預料,直接上市的企業首掛「癲升」現象減少,如Palantir與Asana兩隻股票都在首掛過後才被炒高,金融機構的IPO費用及佣金收入將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