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昌料限聚持續一至兩年

許樹昌料限聚持續一至兩年

【本報訊】武肺確診數字有回落趨勢,昨新增53宗確診個案,屬一個月以來的新低。惟政府專家顧問、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須待透過疫苗及自然感染等途徑達致社區七成人產生抗體,本港經濟活動才有望復蘇,預料社交距離措施須維持一至兩年。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批評,政府抗疫措施反應慢,表明如指揮抗疫的官員出現抗疫疲勞,「應該畀佢唞吓」,由其他人替代其職務。

本港武肺確診個案近日回落,被問到是否擔心市民因此在聖誕佳節鬆懈防疫,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現時疫情確有回落趨勢,但源頭不明個案仍佔本地個案近半,認為「每一單源頭不明個案都會有爆發機會」,又或成為日後群組的爆發源頭,呼籲市民不可掉以輕心。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早出席網上講座時則指出,如未來配合疫苗及自然感染等途徑,使七成市民產生抗體,屆時市民生活或能回復正常,惟預料社交距離措施仍須維持一至兩年,全球航空旅遊業或須至2024年才能全面恢復。

何栢良:應替換抗疫疲勞官員

就自然感染的抗體,許表示暫未肯定武肺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可維持多久,但有研究發現患者感染後三至六個月,其抗體水平會下降。

針對政府抗疫表現,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電台節目稱讚,醫管局在疫情下的準備和應變工作表現優秀,如押後非緊急服務,讓其他非傳染病科的醫護人員支援抗疫等。然而他批評香港確診數字無法大幅回落,是因政府抗疫措施反應緩慢,「做得唔夠快」。

何建議,當局應檢討政府的抗疫指揮系統是否存在問題,又表明指揮抗疫的官員能力要強,如有官員感到「好攰,捱咗成年」,出現嚴重抗疫疲勞,則應讓其休息,由其他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