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蟹貨王 天巒13宗蝕讓 平均每伙損失660萬

今年蟹貨王 天巒13宗蝕讓 
平均每伙損失660萬

【本報訊】隨着市場憂慮第四波疫情惡化,二手樓劈價情況續增,而位置偏僻的新界大型洋房屋苑,在疫市下的抗跌力明顯較差。曾有「鬼城」稱號的上水天巒,年內錄得的13宗二手成交全屬蝕讓,總蝕讓金額逾8,600萬元,相當於平均每伙蝕「6球」,登上今年「蟹貨之王」寶座。

今年樓價倒跌,「蟹貨盤」屍橫遍野。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76.54點,較今年7月高位181.77點跌2.8%,樓價全年暫微跌0.2%。而天巒可謂由年頭蝕到年尾,今年共錄得13宗二手成交,總成交金額近3.7億元,無一單賺錢,賬面蝕幅介乎4%至32%,總賬面蝕讓金額超過8,600萬元,即平均每宗蝕約660萬元﹔而蝕讓金額達1,000萬元以上更佔3宗,名副其實「蟹貨之王」,相信是近年全港少數蝕讓比率達100%的樓盤。

近半業主為內地買家

業界稱,天巒當年掀起「屋仔」搶購熱潮,而新地(016)曾揚言造價參考山頂或南區等傳統豪宅區,加上項目鄰近皇崗口岸,憑地利吸引不少內地買家,有指該類買家比例高達四至五成。

天巒再錄蝕讓,庫爾大道單號屋,實用面積2,009方呎,上月以2,808萬元沽出,呎價13,977元。單位於2010年以3,246.88萬元一手購入,持貨10年貶值438.88萬元或14%,連使費料蝕逾600萬元。

同區另一個蝕讓盤歌賦嶺,本月首宗成交即「見紅」。消息指龍柏徑雙號洋房,實用面積1,315方呎,去年3月以1,600萬元放盤,減價150萬元後,剛以1,450萬元易手,呎價11,027元,成交金額創屋苑今年新低。原業主2012年以1,564.6萬元購入,持貨八年賬面貶值114.6萬元或7.3%,連使費料損手近190萬元。

歌賦嶺呎價僅$9,455

歌賦嶺蝕讓同樣嚴重,要蝕讓才有買家接貨。屋苑二手交投淡靜,今年錄得的3宗全「見血」,賬面蝕幅介乎7%至30%,呎價低見9,455元,比上水公屋呎價還要低。

另外,中原梁廣成稱,九肚山玖瓏山日瓏閣1座中層B室一房戶,實用面積467方呎,以680萬元易手,原業主2015年以673萬元購入單位,5年升值僅1%。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北角維港頌7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1,064方呎,屬三房套間隔,剛登記以2,550萬元售出,呎價23,966元,新買家為OEZSOEZ, KERIM。原業主霍震龍(FOK CHUN LUNG GARRY)則於2017年4月以3,051.2萬元購入,持貨三年半賬面貶值501.2萬元或16%。惟有區內代理表示,今次成交屬內部轉讓。而單位今年7月則曾以4,200萬元放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