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上周三、四在24小時內爆上兩成。前景怎看?先來重溫其歷史上升模式。
在對數比例上,比特幣自十年前面世起有四個上升模式:第一個在2011年中前,年化升幅約75,000%;第二個在2013年底前,年化升幅約28,000%;第三個由2015年秋至2017年底,年化升幅約620%;第四個由2018年底至今,年化升幅稍高於170%。
第一個階段的升幅約為第二個的三倍,第三個也為第四個的三倍;但第二到第三階段,升幅大減九成幾。一個學能測驗的推想,是第四到第五階段時升幅會否又減九成幾?
不知,但可肯定的是,每轉一階段,升幅都大減,縱在對數比例顯示的全期價格,亦難以一條過的直對數通道描述,四個階段要分四條。
這即是說,每進入一新的階段,比特幣市場都有點結構轉變,而要以新的價格模式描述。在現在的第四階段或近三年,對數通道根本不怎斜上而呈橫行,三年前的通道中軸在6,000美元左右,現亦僅10,000美元。
按此推算,即使比特幣按拼圖,料明年底升至5到10萬美元間,之後跌回七至九成,再成第五階段的通道已不似會向上了,可能進一步轉橫行至長期於幾萬元水平上落。有甚麼因素會令比特幣的對數通道越升越慢?
第一是此幣打響名堂後漸多人持有,價格升值會漸靠譜。第二是多了需求會刺激更多供應,其他供應有限的新幣亦會進場,攤薄比特幣份額。第三是所有政府都一心壟斷印鈔權,豈會不打壓這類無王管的新權?第四是在政府打壓下難成市場正統,其場外性質令其價格波動,嚇怕了低風險的需求。第五是科技日新月異,今天破解不到的密碼,他朝總會被攻破,量子計算始終是威脅。
政府狂印銀紙,有史以來皆然。說今天比特幣可對沖,就如數世紀來以黃金對沖,雖然有其道理,而金價亦確曾如近年比特幣般升,但比特幣的長線前景可能還似金價。沒錯,金價長升,但始終跑不贏股市。
羅家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