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邊緣化 比例越溝越淡

港資邊緣化 比例越溝越淡

【本報訊】恒指公司表示,由於恒指是港股市場的主要基準,所以恒指應該維持一定程度的香港地區代表性,被分類為香港公司的成份股將維持在約25隻的數量。

然而在港資股僧多粥少、及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的股份權重可增加至8%下,預料中資股在恒指佔比會大幅上升,現有的港資成份股比重將進一步被溝淡,在恒指中猶如被邊緣化。

如本地經濟無法再影響恒指走勢,意味恒生指數難以代表香港,而只反映內地市況。

黃德几:好無奈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慨嘆:「恒指作為香港市場指數,已經係反映內地企業,我唔想用邊緣化形容港資,但客觀講比例係一路下降,好無奈。」他指由於成份股的數目大增,估計目前碩果僅存的恒生指數本地股份將可以保留,如本地地產股、公用股,兩者逐一被踢出恒指的機會微。

他續稱,留在恒指的香港公司只是名義上存在,因本地股的權重將越壓越低,「嚟香港上市都係大型獨角獸、新經濟,一隻外賣股(美團)都市值萬幾億,坦白講誠哥(李嘉誠)兩個旗艦加埋乘二都冇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