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年前古人靠冬眠度嚴寒

40萬年前古人靠冬眠度嚴寒

科學家從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埃爾卡的「骨坑」挖出的古代人類骸骨化石發現,數十萬年前的人類祖先或許曾靠冬眠捱過冬天。

科學家指古代人類骸骨上損害的痕迹,與穴熊等會冬眠的動物的骸骨上出現的痕迹相同,意味人類的祖先在冬天期間減慢新陳代謝,冬眠長達數個月。

骨頭增長每年都中斷

《人類學》期刊一篇文章指,該處發現的化石顯示有季節性變化,骨頭的增長每年都有數個月中斷。研究員指古代人類發現自己所處於的「新陳代謝的狀態可幫助他們在長時間的嚴寒中存活,其間食物供應有限,而身體有儲存足夠的脂肪」,冬眠或是存活的唯一方法,而他們冬眠就成為骨頭增長中斷的紀錄。研究員指很多哺乳類動物,包括靈長類動物都會冬眠,「這意味代謝減退的基因基礎和生理學,可在很多哺乳類物種,包括人類身上保存。」

「骨坑」是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學寶庫。過去30年,有數十副人類骸骨的化石從坑中被挖掘出來。研究人員指該處其實是亂葬崗,目前已發現數千顆牙齒和骨塊。這些化石可追溯至超過40萬年前,相信是屬於尼安德特人或他們的祖先。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