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分離的一部份」增五倍  港府新聞稿跟黨表忠

「不可分離的一部份」增五倍 
港府新聞稿跟黨表忠

【本報訊】港府近年經常與中央「口徑一致」去回應香港情況,有外媒分析港府過去十年逾萬份新聞稿,發現與中央官方的遣辭用字越來越相似,其中形容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份」,今年急增5倍至逾50次。有學者認為,港府或以此潛移默化改變市民觀感。

外媒《Quartz》分析2010年至2020年10月港府發出的16.5萬份新聞稿、聲明及記者會發言文字紀錄作比對。整體而言,過去十年的新聞稿數量增加40%、字數增加50%。在今年港府新聞稿與國家權力有關的詞彙當中,「自治程度」最常被提及,有逾90次,對比2010年時只有6次急增15倍;其次為形容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份」,則由去年不足10次增至逾50次。

報道分析指,港府急切希望透過新聞稿向中央表忠,「國家權力」和「一個中國」在過去十年的港府新聞稿幾乎沒有出現,但今年則分別增至44次和9次;「危害國家安全」單是今年亦已出現近50次。新聞稿同時多番強調中央的「全力支持」,這字眼今年的出現次數較去年或前年上升兩倍以上。

不過,統計也發現港府談及「權利和自由」及「言論自由」次數較往年多,其中「權利和自由」的次數更由2018年的9次,暴增至今年的110次,惟分析指出,相關字眼對專制政權而言並無任何實際意義。

至於中央和港府常以「所謂」一詞形容外國制裁,該詞由2018年僅出現18次,急升至今年的80次;而指摘外國政府的字眼如「外部勢力」、「內部事務」,則較去年分別增加約十倍和四倍。

學者:圖潛移默化改觀感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表示,港府或希望以中方官方措詞,潛移默化改變市民觀感,以助政權壟斷對事物的解釋。但他認為,不少港人對相關措詞反感,短期內對市民的影響不大,但長遠而言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另外,他亦提到中央官方回應外國政府的措詞不符外交禮儀,若香港跟隨會對特區政府國際形象有很大打擊,同時認為部份「藍絲」或已受到相關措詞影響,「語言好有鬥爭性......政府係咪需要挑動對立同敵意呢,係好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