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與廣東省簽訂新一份購買東江水協議,未來三年港府共斥資147.87億元買水,較上一份三年合約144.21億元貴2.5%。新一份協議將首次採用「統包扣減」方式買水,可按減少輸入東江水量而扣減水價。另外,由於疫情關係,明年實際水價將凍結在2020年水平。
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今次政府與廣東省簽訂的新協議,將首次採用「統包扣減」方式買水。政府稱這是一個改善「統包總額」的新方式,可按減少輸入東江水量而扣減水價。過往15年所簽訂的五份東江水供水協議,均採用「統包總額」方式供水,無論實際東江水供水量是多少,總額水價都是固定。
發展局於文件中指出,由於社會上有要求採用「按量付費」方式,故於2017年8月與粵方成立了工作小組以檢討付費方式。文件顯示,明年基本水價本為港幣48.85億元,但因疫情緣故,水價將會凍結在今年水平,即48.21億元;2022年基本水價為49.5億元;2023年基本水價為50.16億元。換言之,未來三年港府共斥資147.87億元買水,較上一份合約貴2.5%。明年東江水價較2011年的33.4億大幅增加,十年間東江水價升幅超過四成。
在「統包扣減」機制底下,每年水價將按該年內所節省的東江水量及單位價格,從基本水價作出扣減,2021年節省每立方米東江水量的單位價格為港幣0.300元、2022年為0.304元、2023年為0.308元。文件指新水價扣減機制至少運行到2029年,按2021年價格計算,在採用水價扣減機制後,估計在九年內的最高節省金額為3.2億元。新一份協議訂明的最終每年供水量保持為11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