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急速地進入了寒冬的黑夜。澟澟寒風及黑夜無星下,生機好像都被掩沒了。
在寒冬的黑夜,人最需要的是火光。火光即使很微弱,只要還有一點點,仍可給人一絲絲溫暖。火光也能照亮眼前的一小塊地方,即使不能看得很遠,但至少能看見腳前的路,可安心走出下一步。
走在寒冬黑夜中的港人,那火光就是眾人心中仍未熄掉的希望之火。有人會問,在這樣絕望的處境,人還能懷抱希望嗎?也有人質疑,在當前威權的壓迫下,還去空談希望,那只是在廉價銷售虛假的幻象。
其實我也說不清希望是如何在人的心中形成,及即使在狂風暴雨下怎能不滅。只能說,我看見周遭還是有些人,不知如何,心中的希望之火竟還在燃點着,他們更逆風而行,不斷以心中的火去點燃其他人的心燭,讓更多人心中的希望之火能重燃起來。這些心火重燃的人又會出去點燃更多人的心燭,令希望之火傳開去。
這種人在務實的人眼中,都是異類,甚至是瘋癲的,因他們看來都不按理性行事。但奇怪地,掌權者會把他們視為社會的危險分子。若這些人抱持的希望只是一場空想,那就不應有甚麼危險,因他們所相信的根本不會發生。正是掌權者也明白,現實世界靠權力維繫的制度,其實本身也不是穩如泰山的。愚公只要堅持希望的信念,總有一天還是能把大山移走的。
一旦希望在人當中廣泛傳播,改變有一天就會發生。因此掌權者及既得利益者會用盡方法扼殺人們的希望,以阻止改變發生。當掌權者以雷霆之勢去扼殺人們心中的希望,寒冬的黑夜就臨到。
也是一個不解之謎,無論寒冬有多冷,黑夜有多暗,風雨有多猛,總會有一些人心中還是燃點着不滅的希望之火。可能這就是人類的規律,令人類不至於滅亡。並不是所有堅守希望信念的人最終都能帶來眾人都看得見的改變,但人類歷史多少次的重大改變,卻是因有這樣的人,燃點了希望的火光才會發生。
或許是人們心中那超越現世的信仰,給予了他們對未來的希望。這能超越現世的信仰,或是源自宗教,或是源自對歷史的觀察,或只是因為一份對人有向善本性的單純信念,令抱持希望的人相信未來的世界必會變得比現在好,社會必會變得比當下少一點不公義。
但也得面對一個現實,當寒冬黑夜臨到時,不少人心中的希望之火會一下子被狂風吹滅。能保得住心中希望之火的人不會太多,且被寒風不斷吹打,他們心中的火也會隨時熄滅。
在寒冬的黑夜,重要的不是找一個地方,燒起一個猛烈的火堆,因掌權者很容易集中力量把這火堆撲滅。更重要是那些散到各處、仍能保住心中微弱希望之火的人,聚集附近其他也能保住心中之火的人,把各人的希望之火集到一點,令各人本都是微弱的火得以燒旺起來,也讓心中之火已熄掉的人,能借着別人的火重新燃點起自己的心燭。
若散在各處的人,慢慢地燃亮起一個接一個的火點,就會見到這樣的一幅圖畫:本是漆黑一片的大地,只在一些角落隱約見到微弱的火光,但這些火光慢慢凝聚起來變得更光亮成為了火點。之後,在各火點旁邊會出現一些火光,起先也很微弱,但慢慢又凝聚成另一火點。大部份地方雖仍是黑暗的,但當一個又一個火點燃亮起來,這片黑暗的土地會變得光亮起來。雖然處處仍是黑暗冰冷,但人們起碼多了很多地方可找到溫暖和光明,也就是希望。大家可靠着這些火點,捱過寒冬的黑夜,等候那春天的旭日來到。
戴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