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義在其最知名的一本著作《鄧小平時代》(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中,曾給予這名中共第二代領導人「功八過二」的良好評價,又多次盛讚鄧小平的改革魄力與豐富國際觀,習則在對世界認知方面認識較弱。
傅高義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有深入研究,曾在上世紀60年代,透過香港這扇「窗口」,收集廣東的研究資料,寫下首部中國專著《共產主義下的廣州:一個省會的規劃與政治(1949-1968)》。到了1980年代,又深入廣東各地做實地考察。他對中共務實派態度偏向友善,鄧小平曾在1980年自評功過「對半開」,但傅高義卻給予他高評價,甚至形容鄧「功八過二」。
他五年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曾比較鄧小平與習近平兩人異同,提到鄧在1978年重掌政權時,有豐富的對外經驗,包括五年在法國、一年在蘇聯的經歷。反觀「政二代」出身的習近平,則在中央相對缺少經驗,缺乏對國外的深刻了解,因此處理與各國關係,也就不如鄧小平。
「一國兩制」是鄧時代最重要的遺產之一,去年及今年曾到訪香港的傅高義稱,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期望香港和內地人民在50年間藉交流解決分歧。但遺憾的是,鄧小平無法預見後事發展,後來的領導人沒足夠重視普通港人感受。他認為北京憂慮對香港太軟弱,內地人民亦會提出要求,因此不肯妥協。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