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是《紐約時報》影評人於70年代對香港影片的批評。後來反被鍾愛港產片的美國電影學者David Bordwell用作對70至90年代香港通俗電影的讚美。其實十個導演九個癲,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已故的牟敦芾就是其中之一。
牟敦芾畢業自台灣國立藝專,1969及1970拍了欠缺商業賣點及題材敏感的《不敢跟你講》及《跑道終點》,兩片均被官方禁映。之後他跑到香港加盟當年大量製作「拳頭與枕頭」電影的卲氏公司,一改初衷,將色情及暴力推至極限,炮製了轟動一時的《打蛇》。片中裸露及虐打鏡頭,最後連老闆邵逸夫都頂唔順。
《打蛇》以人蛇偷渡為題材,沒甚麽劇情,牟敦芾以紀錄片手法拍攝劇情片,拳拳到肉,極度血腥,一眾女角全程剝光豬,百分百商業導向。電影當年上映,觀眾無法接受,票房麻麻。之後牟敦芾離開邵氏,北上拍攝《自古英雄出少年》,是最早返大陸拍片導演之一。此片乃左派夏夢投資,青鳥公司出品,演員全為新人,功夫動作類型。牟敦芾再次發揮「過火」本色,將武打搞至失控。電影於多個國內知名風景區拍攝,一眾演員開場打到散場,劇情完全一塌糊塗。但牟行運一條龍,狗屎撞棍,此片收入不錯。原因是當年港人甚少前往中國旅遊,對國內湖光山色頗感興趣,結果上畫時,觀眾當風光片咁睇,電影公司最終不用虧本。
80年代末期,牟敦芾導演《黑太陽731》,以二戰時日本關東軍731細菌部隊的惡行為題材。影片部份鏡頭極度惡心,是其「瘋癲過火」代表作。《黑太陽731》評論毀譽參半,但票房卻極之成功。之後,牟敦芾於1994年自任老闆,開拍《黑太陽:南京大屠殺》,並與四川峨嵋電影製片廠合作。當年小弟任職愛克發菲林部經理,經香港宇宙冲印廠銷售經理常時裕介紹,認識了牟敦芾,吃過飯聊過天。之後他在香港買了數萬呎底片,運到成都拍攝。其間我到訪峨嵋電影製片廠搞菲林促銷會,也探過他的班。牟導演平日文質彬彬,學識淵博,但一入片場,馬上搖身變成重口味製作人。
1995年譁眾取寵的電影《血戀》,牟是聯合導演,實際由李華月主導。《血戀》是第一部強調打真軍拍攝的港產大銀幕色情片。之後,牟退隱江湖,沒有復出。
以「過火瘋癲」形容牟敦芾作品,實不為過。
撰文:區紹熙
本欄逢周二刊出
【光影漫步】
超級戲迷,嬉笑怒罵品評新片。漫步影壇細說從頭。著有《港產片真巴閉》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