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馬雲無力在最後關頭挽回內地監管機構對螞蟻的信心,令集團重啟上市遙遙無期;分析指當局煞停IPO並非利益上「分不勻」,反着重行業規管遠追不上發展,需要及時「執正」,故未有接受馬雲提議。如何說服監管機構再重新信任其發展模式,成為螞蟻當務之急。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中央不接受馬雲的提議屬正常,否則將被市場解讀為針對螞蟻,以及有意國有化私人企業,造成不好觀感;再加上當局關注點在於要改善落伍已久的法規,「不是分餅仔就可以解決」。
溫指內地當然想企業「乖乖地」,但無意操控所有事,「它們對新經濟行業未必熟悉」;收歸國有將令企業優勢更明顯,與新經濟行業反壟斷的政策背道而馳,故不認為螞蟻會被全面國有化。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指,螞蟻上市前多輪融資,難以突然變賣資產,「用市價的話,要好高價售予國家,但國家又不會願意高價接貨」,故估計當局對私有化興趣不大,將有關消息形容為「花生新聞」。他稱要關注金融支付的政策改變,「未來螞蟻並非將資產賣予某人就冇事,是要說服監管機構,認為它是一間合規格、經營模式健康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