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港超聯剛展開,隊數減少,但還有不少新人登場,當中包括同樣原籍印度、效力天水圍飛馬的前鋒波比、晉峰左後衞彭軍凡,較兩人早一步踏入港超大門的還有效力東方龍獅的王力威及愉園的簡嘉亨,這幾位港超少數族裔有同樣理念,就是希望將來有機會代表成長地香港出戰國際賽,為港足出一分力。
記者/攝影:曾雁平
王力威與簡嘉亨較波比及彭軍凡早點踏足職業世界,兩人背景也有幾分相似,年少時隨原在港生活的家人回歸香港,在這裏接受教育,但沒有接受過正統訓練,踢街場長大,協助觀塘地利亞(協和)勝出學界分區冠軍,後來誤打誤撞投考東方龍獅青年軍,被當時東方青年軍教練李健和及羅繼華看中,雙雙入選東方U16青年軍,踏出職業球員生涯重要一步。
踢左翼且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簡嘉亨指,父親在港生活多年,自己則在香港出生,三歲隨家人返回祖家,11歲跟家人重回香港生活。讀書成績一般的阿亨說:「小時打板球,但保安不讓我們打,後來在大角咀通洲街公園踢街場,認識到業餘隊教練,有時會隨隊練習,當時是想練好體能打板球,後來校隊教練叫我和王力威參加東方青年軍選拔,當時東方教練李健和與羅繼華選了我們入隊,踢了東方青年軍三季。」
阿亨除踢足球也有參與板球,曾入選香港U17代表隊,還曾獲選小型國際賽的最佳球員,之後入選U19,但與朋友研究後決定放下板球。可是選擇了足球後又出現另一個問題:「原先準備踢東方U18及預備組,但國際足協剛轉例,必須以護照註冊,我只得巴基斯坦護照,要多等一年後轉護照,突然沒有了球會,只有隨All Black操練,隊內有位教練介紹我到當時在甲組的愉園,教練覺得可以就叫我跟操,但就註冊甲組駿其;上季愉園升超聯,但仍未辦妥轉護照手續,很開心愉園願意以亞援身份簽我,感謝教練鮑家耀的信任,肯給機會一個沒受過正式訓練的我。」當年與簡一起踢街場的隊友,知道這位快翼能踢職業,高興之餘,還鼓勵他努力。
20歲的簡嘉亨坦言,與王力威相當幸運,如果不是接連有教練給予機會,現在可能已要在社會從事其他行業。他說:「家人不懂體育,爸爸知道香港有職業足球也很支持我。上季第一季較少上陣機會,今季就比較多,希望盡快入球,協助球會獲勝,將來有機會都有想過代表香港出賽。」
在巴基斯坦出生的王力威,五歲隨家人返港定居,但12歲才接觸足球:「六年級開始踢,入選校隊踢學界,自己未曾接受過訓練,只與朋友在觀塘踢街場,小時有打板球,香港沒板球場,但有足球場便轉踢足球,中學讀觀塘地利亞(協和)修女紀念中學,與簡嘉亨一齊踢,試過一年贏到分區冠軍,並參加學界精英賽。」
與簡嘉亨成功考入東方青年軍後,到U18及預備組階段,王力威詢問教練羅繼華他是否有機會升到一隊,後來收到羅教練電話,獲告知東方將給予一紙職業合約,首份職業合約為月薪8,000元的王力威說:「自幼在觀塘與香港及巴基斯坦朋友一起跟隊,沒想過會有機會踢職業,感謝東方教練和哥及羅sir,還有Peter哥(梁守志)。其實初踢東方青年軍,爸爸不太支持我踢球,還勸不要浪費時間,不如找兼職,現在有職業合約賺得薪水,爸爸開始支持及留意,希望將來踢正選,可以叫家人入場支持。」王力威求學時期由老師為他與其弟改中文名,他叫力威,其弟叫嘉希。
現時仍是巴基斯坦籍港人的王力威表示,在港的不少巴基斯坦移民都有興趣踢足球,只是要放棄原籍,就令同鄉有點卻步,但認為在香港只要肯努力付出便有機會,將來想為香港作出貢獻。「其實我很幸運可趕及以身份證註冊,如遲一點可能要像簡嘉亨等一段時間。我將會轉香港護照,因為想代表香港爭取成績。」王力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