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禍下的限電令(劉細良)

左禍下的限電令(劉細良)

「要警惕右,主要是防左」是鄧小平的名言,也是他對中共改革開放前30年深刻反省而得出的結論。對列寧式政黨而言,本質上就存在「左」的危險,因為意識形態掛帥的政黨,類似神權政治,對「右」視之為嚴重的立場問題,猶如質疑真神的存在;反之左的錯誤就輕輕放下,只是在執行時「做多咗、做大咗」,不涉立場、路線及忠誠問題。因為始終都係忠於黨的指揮,於是產生了官僚寧左勿右的政治邏輯,亦因此左禍不絕。中國人雖然付出無比沉重的代價,也難以消除這共黨獨有的政治DNA。

最近外媒揭露中國多省自12月初傳出電力緊張,政府需要限制企業和民眾用電,包括嚴寒下限制居民用暖氣。分析指,中國官方上月限制澳洲煤炭入口,本月中更限制電力公司購買高價煤炭,令電力公司無法再向澳洲買煤炭,進一步加劇電力緊張。但國家發改委則表示經濟復蘇和寒流共同導致電力緊張,對官方抵制澳洲煤炭造成供電不足絕口不提。當然,總值十億美元的優質澳洲動力煤滯留港口不准卸貨這些新聞要封鎖。中共為了「懲罰」澳洲帶頭要求調查武肺源起,清除中共政治滲透,及支持美國為首的印太軍事聯盟,於是展開了對澳貿易戰。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2020年1月至11月份,中國煤及褐煤的進口量和進口總額相較於2019年呈大幅下滑,從數量上看降幅為10.8%;從進口額看降幅達到21.2%,而澳洲煤佔進口57%,懲澳行動影響了仍然有一半依靠火力發電的總供電量。為了堅持懲罰視為已經「套牢了」的澳洲,目前不惜進口劣質印尼煤,發電量不但低於澳洲煤,污染程度更高。

為懲罰澳洲不惜自打嘴巴

戰狼上身就是寧左勿右的體現,由於政治掛帥,早已消失多年的限電令再現之餘,更出現左右手互搏的情況。中共一邊宣傳在環保減排的努力,現在寧願用低效益的印尼煤發電,但更可笑的是中共年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榜為「充份展示區域國家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進一步深化經貿聯繫的積極意願」。外國評論普遍認為這貿易協定是中共在亞洲影響力日益加強的體現,也是中國主導亞洲貿易領域去抗衡美國。隨着拜登勝選,美國重返TPP可能性大增,努力重新扮演世界貿易秩序維護者的地位,中國肯定面臨更大的競爭。本來RCEP此時簽署,正好拉攏亞洲貿易夥伴團結在中共周圍,包括澳洲,以此反制美國。中共對澳洲展開貿易戰,正正是自己倒米,本來針對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中共已經準備將多邊主義自由貿易的旗幟搶過來,RCEP是一着好棋,結果呢?為了懲罰澳洲,不惜自打嘴巴,顯示出中共的戰狼本色,於是TPP未成,RCEP可休矣!

無論是澳洲貿易戰,還是香港大清算,在在顯示了寧左勿右政治邏輯,共黨官僚眼中的理性行為,往往對國家利益而言,卻是非理性的。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