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尚未批核疫苗 先為高風險者接種

內地尚未批核疫苗 
先為高風險者接種

英美陸續批准武漢肺炎疫苗接種,內地亦宣佈疫苗接種「兩步走」的策略,先在冬季至明年春季為高風險人群接種,待疫苗上市後,全面展開接種計劃。不過疫苗何時上市,以及普通居民接種的時間表尚未披露。當局透露,目前已完成100多萬劑次的緊急接種,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並稱保護期最少可達半年。

早前有傳媒報道,內地計劃春節前為5,000萬人接種疫苗,官方未有正面回應。國家衞健委昨公佈接種武肺疫苗方案,計劃分為兩步。首先是冬季至明年春季,優先為從事進口冷凍食品、口岸檢疫、醫療疾控等高風險工作人員,以及前往外國中高風險地區工作或學習的人群接種,盡量減緩輸入疫情的壓力。待疫苗逐步獲批上市後,就會展開第二步,先接種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再到普通人群,目標是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應接盡接」,建立起群體免疫。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舉行記者會,將全面展開武肺疫苗接種。

是否安全有效備受關注

不過內地現時尚未有疫苗正式獲批、推出市場,包括本港即將採購的科興疫苗,都未有公佈第三期數據,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問題備受關注。衞健委醫藥衞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指,內地7月份開始疫苗緊急使用接種工作,已完成100多萬劑次,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三款在境外展開試驗的疫苗,也沒有出現嚴重安全隱患。

至於何時會有數據及上市?鄭忠偉稱,內地發展得較快的疫苗,已獲得三期臨床試驗中期所需的病例數,近期已持續向國家藥監局更新數據。若數據達到相應標準,國家藥監部門將會批准上市。資料顯示,內地目前有五項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分別是科興生物的滅活疫苗CoronaVac,康希諾生物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國藥集團的兩款滅活疫苗,以及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內地在未有第三期試驗結果,已為100萬國民緊急接種疫苗,做法一般被西方視為不符合常規。

另一關鍵問題是疫苗可以保護多久,衞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指,由於病毒發現時間不夠一年,保護期長短難下結論。不過在2月的動物實驗中,有猴子打了疫苗後,至今仍有保護作用,意味着保護作用已持續九個月。曾認為,疫苗保護期達到半年以上的世衞要求,「至於能不能終身免疫,或至少五年、十年,還不能下結論。」

■內地已有五款武肺疫苗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

■內地疫情反覆。

質疑部份未有動物實驗數據

除了境內,內地在發展中國家致力推廣「疫苗外交」,力求彌補因疫情而備受抨擊的國際形象。不過內地民間智庫「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曹辛,指國際公認的研發疫苗程序,首先是用動物做實驗,並向大眾公佈試驗數據後,才可進入第三期試驗。內地研製的疫苗中,部份連第一階段的動物實驗數據都沒有公佈,就進入人體試驗,因此當前沒有一款疫苗取得藥監局批文。

中新社/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