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家屬困擾 張超雄倡社署靈活處理

長者、家屬困擾 張超雄倡社署靈活處理

【本報訊】本港自7月出現第一宗安老院舍感染個案後,多間院舍相繼失守,院內爆發感染,至今共錄得146宗涉及安老院舍的確診個案。社會福利署隨即宣佈禁止探訪。然而,即使疫情隨後有所放緩,社署及衞生署都沒有放寬院舍探訪,工黨張超雄接獲多宗求助個案,無論是長者或家屬的情緒均因禁止探訪受到困擾,認為社署應與持份者商討一套靈活的指引。

促參考外國 設專房隔膠板

今年7月6日,香港出現第一宗安老院舍感染個案,患者為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女院友,在第三波疫潮下,多間院舍相繼爆發疫症。社會福利署在7月8日向各院舍發更新指引,表明除體恤原因、以及公務原因外,一律不得探訪,至第三波疫潮緩和後仍未有更新。

據衞生署數據顯示,自2020年7月起,截至12月8日 ,衞生防護中心共錄得146宗涉及安老院舍的確診個案,當中包括16間安老院舍,涉及117名院友及29名員工。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早前曾指,本港有近三成確診的死亡個案來自安老院舍。

工黨張超雄指出,在香港爆發疫症後,聽到不少安老院舍長者及家屬無法探訪的苦況,「雙方面嘅情緒都會好受困擾,老人家都會好depressed」。

張超雄指由於家屬或照顧者無法到院舍探訪長者,「令到院舍入面嘅照顧會更加缺人手,餵食或者照顧就更加唔夠人手,都聽到有啲老人家呢輪瘦得好緊要」。

對於「一刀切」禁止探訪,張超雄指對於有特殊需要人士而言會感到困擾,甚至「傷害多於保護」,社署有責任向業界查詢實際情況,「了解唔同院舍做法,實際嘅效果係點。院舍經營者、家屬、院友都應該要畀到意見,大家傾出一個有一定靈活性嘅指引,然後等大家去跟隨,唔好好似𠵱家每間院舍咁各自為政」。

張超雄過去曾經聯絡過一些醫學專家商討可行的探訪安排,參考過外國的例子後,認為政府可借鑑,「外國有好多做法,例如有一間房係專門用嚟做探訪,可能一次只有一至兩個院友可以做到探訪,每做完一次探訪就做清潔,如果做足防護裝備,唔係完全做唔到嘅事。外國都有案例係隔住玻璃或者膠板探訪,如果認真啲去看待,未至於完全唔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