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日我接受外國傳媒Vice訪問,講MeWe生態建立,標題是〈How Hong Kong Became a Testing Ground for an ‘Anti-Facebook’ Movement〉。Vice會找我,因MeWe現在29%流量來自亞洲,亞洲慢慢成為不容忽視版圖;而我現在大概是全香港,甚或全亞洲較活躍和多人追蹤的influencer,剛逾2.3萬人,拿了官方認證藍剔。
Vice標題雖然打着Anti-Facebook名義,實際上我不特別討厭fb;很多港人都有不同程度討厭fb的理由,例如不透明社群守則、內容審查,在美國大選偏幫拜登等。最近fb一次過剷除大埔群組和Save HK,得罪黃藍兩個陣營,成為大家考慮MeWe的導火線。我不討厭fb,因為我吃盡fb社交媒體興起的紅利。現在幾乎每個關於葉劉談論衣着打扮或show身材的post,都有人tag我;我曾和一些網絡KOL把評論員蕭生推成燈神,現在他訂閱過萬,月入百萬元。
因為fb,我認識了很多台灣朋友,甚至台灣官方財政部小編、康宏小股東會找我幫忙排難解紛;我買壹傳媒股票,中外媒體一同報道。我這種糅合了精神病痞子和財經專業的fb營運手法,殺出一條血路,贏取知名度和機會;一如現在建制藍絲和收成期廢老,我應該誓死擁護fb,好讓我繼續享受既得利益;但我2014年開始營運fb,是最早玩fb的財經人,尚算有人認識,坦白說近兩三年沒甚麼特別標清新面孔、作家和創作人彈起。以前可以栽培後起之秀的自由空間,慢慢成為墨守成規的大台。
我相信MeWe不可以完整取代fb,正如TVB依然存在,但影響力已慢慢被網上世界瓜分,fb正在行這樣的歷史路徑。MeWe有相對清新的創作空間,為鼓勵創作文藝發展,我推動「MeWe創作人互助計劃」,暫時有一位玩Lego的朋友曾傳送自己的作品給我,我亦有推廣。如果你是作家或藝術人,不妨把你的作品傳給我,我願意用自己的影響力幫你推廣,共建一個有趣多嘢睇的生態圈,給自己和MeWe一個機會。
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