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嚐假期●蓮塘口岸啟用 接通時光隧道 馬尾下圍 鄉情定格

遊嚐假期●蓮塘口岸啟用 接通時光隧道 
馬尾下圍 鄉情定格

蓮塘口岸今年8月尾正式啟用,加上去年已經啟用的香園圍公路,市民多了一個進出粉嶺和沙頭角的方法,會為本來必經的馬尾下圍村帶來甚麼變化?今日我們就走進這條古村,看看昔日鄉村生活面貌。

馬尾下圍包括簡頭村、嶺咀村、白田新村等10條村,在簡頭村近沙頭角公路一帶,有一間經營了逾50年的雜貨店,見證着這一帶的發展。58歲的老闆黃永常在簡頭村長大,6歲已到店內幫忙,直到十多歲正式接手。「如果是在這條村出生長大的話,(我)幾乎全部也認識。」他笑說只消一個來電就可以送貨上門,之前就算30斤米也會騎單車送到村民家中,直到近年開始半退休,才減少送貨次數。

這間雜貨店主要售賣日常用品,價格彷彿停留在舊日歲月,$4大包裝紙包飲品、$9一盒清雞湯。黃老闆說以前賣米,會附送一套日曆,「圍村人只要日曆,不要月曆,因為看不到農曆日子。」日曆有不同款式的封面,可以印上公司名稱和電話等資料。「我們當時選擇了李嘉欣,因為她很漂亮。」

黃老闆不打算強迫兒子接手雜貨店,假如最後要結業也沒有辦法。

「嘉欣日曆」,電話號碼還是七個數字。

現在的小朋友應該沒有看過這些懷舊吹波膠。

農地店舖消失 無法回到從前

與黃老闆在村中遊走,五、六十年代時這裏開滿不同店舖,豬肉檔、米舖、髮型屋,甚至賭檔也有。他憶述舊街市十分興旺,除了馬尾下圍,遠一點萬屋邊、大塘湖村民也會光顧。那時候最重要的是豬肉檔,因為很多農戶會自己種菜、養雞,唯獨豬肉要在街市選購,但當上一輩村民開始老去,年輕一輩選擇到城內工作,這個街市就開始變得冷清。「(我會想)何時到我自己。」但他亦深知,既然無法改變潮流,只好隨遇而安。

之後他帶我們走到村中的花炮會,這裏是每年慶祝天后誕的地方,每逢農曆三月廿三日晚上在此設宴。但簡頭村並不是沿海村落,為何會慶祝天后誕,他解釋:「剛開始時是從海陸豐移居這裏的人慶祝,慢慢變得越來越盛大。」再走到村內唯一的學校──丹竹坑公立學校,「我們的小朋友都是在這裏畢業,六、七十年代大約有800多名學生。」不過這所學校2006年因學生人數不足而關閉。

農地沒有了、店舖倒閉了、學校也殺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三層高的村屋。「現在甚麼都沒有了,沒有種菜的農友,只有丁屋和石屎。」昔日的鄉村人情味也被沖淡。新搬進來的村民偏向保護自己,跟村民不是很熟絡,「以前全是自己人,認識大家全家,甚至幾代。」他不禁想起往昔的生活,或許建築拆毀了,還可以重新興建,但人不在了,就無法再回到從前。

部份村民住在寮屋,沒有收信地址,所以雜貨店就成為大眾的公用信箱。

豬肉檔又會叫肉枱,因為他們有一張肉枱斬切豬肉。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村民就會到坪輋搶花炮。

告別黃老闆後,我們走到旁邊一間奪目的酒樓。雖然外表鮮艷,但卻有着比雜貨店更長的歷史。這幢建築物已有100歲,前身是覺民學校,學校搬走後才變成酒樓。約32年前,當時的酒樓老闆退休,從事飲食業的村民蔡師傅趁機和父親一起頂手。

保留懷舊裝潢 轉賣碟頭飯

酒樓內的裝潢還停留在剛剛接手時的樣子。瓦片屋頂、木製橫樑,最特別的是由市政事務署發出的警告牌。蔡師傅指舊時的食客衞生意識不高,有時會隨地吐痰,所以才有這種告示。蔡師傅父子接手後,最大的轉變就是在15年前,不再做早茶茶市。他指那時要凌晨3時起床做準備工夫,客人大約4時便會到,「農戶、養豬養雞的人,他們就是這麼早起床。」他感嘆時代不同,酒樓經營模式也要轉變。

現時酒樓只做午市,主要是附近的地盤工人光顧,菜式也以碟頭飯為主。其中最出名的是豬扒煎雙蛋飯。蔡師傅表示,處理豬扒很簡單,用薑、蒜茸等材料醃製約一小時,待油溫滾至六、七成熱,便可以放豬扒,炸至金黃色就可以上碟。記者覺得豬扒口感鬆化,不像有些餐廳用過多鬆肉粉。

蔡師傅他現在還會每天早上到聯和墟街市,選購新鮮食材,保證食物質素。問到他有沒有想念以前的生活,他卻笑說沒有,「我覺得現在更開心,現在沒有負擔、沒有壓力。」因為只做午市,聘請的員工由七個減到一個,開支少了,負擔也輕了,甚至星期日也不用開門。

但問到有沒有打算讓下一代繼續經營,他卻一口拒絕。作為父親,希望子女們可以選擇一條較輕鬆的路,那麼要結業的話,會感到不捨嗎?他淡然一笑,「時代變遷就是這樣。」然後又繼續工作。對蔡師傅來說,再多的變化,總會找到走下去的路。

新蘭芳酒樓的瓦頂因颱風山竹襲港吹毀,蔡師傅只好再以坑鐵重新搭建,風味不減。

酒樓內保存當年由市政事務署發出的警告牌。

招牌豬扒煎雙蛋飯$47:豬扒肥瘦適中,入口鬆化。

酒樓主要提供不同碟頭飯。

蔡師傅仍會每天早上到聯和墟街市選購鯇魚、蔬菜,保證新鮮。

外觀仍維持在剛接手時的樣子。

永生隆

馬尾下街市安居花園對面

新蘭芳酒樓

粉嶺沙頭角公路馬尾下段76段2號

記者:麥景朗

攝影:伍慶泉、潘志恆、許先煜、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