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海濱地 招標期半年 博復蘇免賤賣 估值最高756億

中環海濱地 招標期半年 
博復蘇免賤賣 估值最高756億

【本報訊】臨近年末,亦逼近政府自行順延的「死線」,一度估值近千億元的中環海濱商業地王,與西九商業地同樣在招標過程多災多難;最新地政總署終在12月18日公佈招標地段,明年6月18日截標。招標期長達半年屬罕見,料為推出招標方式後首次長達半年;相信是為免賤價標售地王,加上近期疫苗好消息帶動,經濟活動明年有望恢復,政府才下決心推地。不過有測量師認為是因雙信封制,要預留時間予發展商設計方案。

中環海濱商業地地盤面積51.6萬方呎,預計提供184.3萬方呎樓面,主力商業及零售用途,亦須提供休憩設施;已知地段高度限制為一邊16米、另一邊50米,而其中22.8萬方呎樓面,須用作興建停車場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等用途。扣除相關面積,實際餘下約161萬方呎商業樓面。

每方呎樓面地價4.1萬元

由於地段面積龐大,市場估值約370億至755.6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達2.3萬至4.1萬元,惟已比半年前大幅調低;若以近期市場估值下限標售,呎價甚至比去年成交的西九高鐵商業地還低。

地段原本安排上季推售,惟最後因前期準備工作預測錯漏,政府需要更多時間預備雙信封制招標工作,最終延後於2020年第四季推出。不過,原本市場預期地段將於2020/2021財政年度內售出,幫補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益,因目前至第三季只有約300億元;但失去中環海濱商業地一大缺口,料全年賣地收益可能只有約500億元,將會遠遠低於去年全年的1,200億元。

香港測量師學會規劃及發展組主席林家輝指出,中環海濱商業地由於實行雙信封制度,有別於過往價高者得的方式;入標者需要同時兼顧項目設計,因此需要更多時間計劃標書,因此將招標時間拉長達半年。對於市場上有估值低至每方呎只有約兩萬多元,林家輝認為估值太低,並指雖然近年有些少「去中環化」迹象,但中環畢竟為香港商業核心區,就算近幾年部份公司移師至中環以外的辦公室,再過兩年待中環租金有所回落,租戶料亦會重新回流;因此他相信發展商投此地段,從此方向考慮影響相對較小。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詳細研究過賣地章程,指評分準則似乎偏向主觀,評審委員會掌有生殺大權;不排除會有財團為迎合政府的口味,以多個設計方案入標,增加中標機會。

按金5,000萬 難阻財團撻定

華坊諮詢估計,是次項目可售約500億元左右,入標按金仍然與以往賣地一樣為5,000萬元;但截標時間可長達五個月,政府似乎未有因是次高地價而增加入標按金,堵塞財團撻定離場的漏洞。

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表示,上述用地每呎樓面地價約2.3萬至2.5萬元,估值約370億至400億元,較今年1月份估值下調約兩成,料總投資額介乎550億至600億元;他並預期,項目租金回報率約3厘至4厘,資金回本期約25年至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