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疫苗最快下月接種

國產疫苗最快下月接種

【本報訊】政府訂購三款武肺病毒疫苗,食衞局長陳肇始昨表示,預計最先到港的是內地科興研製的滅活疫苗,料下月可到港,希望可於1、2月起進行注射計劃。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緊急情況下,使用未經註冊疫苗,藥廠可免除責任是國際慣例,建議政府參考歐美國家,設立疫苗賠償基金保障市民。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建議政府設疫苗賠償基金保障市民。

專家倡設賠償基金

陳肇始昨接受港台專訪時表示,科興研製的滅活疫苗,若如期下月到港,經專家評估後,政府會盡快安排於明年1、2月進行注射計劃,該疫苗屬一般疫苗的存放要求,有機會由私家醫生協助為市民注射,強調要以安全有效為先,一定會與私家醫生商討。

至於復星及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政府早前透露首批100萬劑量預計最快明年首季交付,陳肇始指復星提供的疫苗,要在零下70℃儲存,之後要解凍及稀釋才可注射,要求較高,要由政府負責統籌,負責的醫護人員須先接受培訓,物流方面更要處理得好。復星由空運到港及相關冷凍安排會一站式處理,但之後如何運往不同疫苗注射中心的處理,例如每日可以注射的人數及存放的容量,仍在研究當中。

政府研究國際做法,考慮免卻疫苗的藥廠責任。崔俊明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在緊急使用權下接種未經註冊疫苗,藥廠可免除責任是國際做法。但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等歐美國家會設立疫苗賠償基金,一旦發生與疫苗有關的嚴重事故會作出賠償。他又建議政府設立資料庫,記錄市民接種的牌子及批次等,方便日後追蹤。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免責也要分清楚是否屬藥廠的人為疏忽,若屬隱瞞、人為疏忽或在運送等各方面出錯,則不應該免責。

被問到政府研究免卻藥廠責任,陳肇始表示,衞生署有機制處理疫苗接種後產生的問題,如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當局會調查不良反應屬一般反應或是其他副作用,強調政府會嚴肅跟進。至於會否仿效外國設立疫苗賠償計劃,陳沒正面回應,只強調政府會有整套計劃。

政府表示正參考國際做法,界定及釐清緊急使用疫苗的法律責任,強調並不代表免除藥廠對於疫苗的所有相關責任(包括品質保證等)。政府會確保疫苗符合相關要求及程序,包括通過第三期臨床研究,確保疫苗安全。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