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警藍絲元祖、正義聯盟召集人李偲嫣瓜柴,我自己感覺不大。有人報以熱烈掌聲,有人勸大家積口德,前者反應我能理解,後者規勸則有點多餘,最莫名其妙是見人討論應該「以德報怨」抑或「以直報怨」。
一名「愛國」產業鏈下游的從業員暴斃,不管你有什麼反應,其實也完全不需要出動「以X報怨」這類成語的。請問一位義人逝世,你默哀三分鐘,難道可叫「以德報德」嗎?在這件事上,唯一恰當的四字成語是「大快人心」。完。
李偲嫣本身也許沒什麼大奸大惡,但眾多社會人士那麼鄙視她,大概因為她是近十年香港某族群的代表人物。適用於這族群的形容詞,是投機、反智、鄙賤、卑劣、醜陋、腐臭。他們崛起於梁振英任特首期間,是時代催生的妖孽。奇怪了,李偲嫣是梁粉,為什麼這位前特首對同路人的英年早逝,始終不發一言呢?
所謂「建制派」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只有梁美芬表示哀悼,稱李偲嫣為「俠女」。然則這俠女有何「義舉」呢?九十年代開始,俠女已欠債纍纍,臭名昭著,更被申請破產;1992年,新世界發展還控告她開空頭支票。近幾年,俠女打着「正義聯盟」旗號,涉嫌詐騙、虧空公款,卻全無法律後果。她捲入選舉舞弊的官非,律政司卻不提證供起訴,獲准以簽保守行為十八個月了事。
試想,若俠女不是所謂愛國人士,早就被控以「洗黑錢」、「商業詐騙」這類萬能key送進監獄了。李偲嫣乞人憎,因為她正是特區不公不義的載體。她不是罪魁禍首,卻是為虎作倀,現在不得好死,自然大快人心,沒什麼值得討論。社會人士今天的笑聲掌聲,是要讓其他同路的敗類知道,他們將來死後,也會有同樣遺臭萬年的下場,令子子孫孫蒙羞。
李偲嫣之死,也有一件關乎公眾利益的事,就是本季病毒來勢洶洶,大家必須小心保重。有句諺語說:蠢人只能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智者則從蠢人的錯誤學習。我們若能在防疫上知所警惕,她儘管嫣消魂散,最後也總算積到一點陰德,來生可以再做中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