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Vesync罕見劃一分配比率之外,其他新股亦有不少怪招,當中包括降低集資比例,從而降低流通量,造成貨源歸邊現象。
早前上市的農夫山泉(9633),據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發行的新H股僅佔已發行股本3.5%。雖然大股東鍾睒睒及其他多名股東會把其內資股轉為H股上市流通,不過因為受限於一年禁售期,變相現階段不能買賣,造成貨源歸邊的效果。結果極少數的流通股份買賣,托起了公司逾5,240億市值。
近來中小型新股温嶺工量刃具(379)及China Gas(1940),因種種緣故延遲招股上市計劃,並更換部份上市招股團隊後捲土重來,但新股的招股價並未有任何變化,似乎並不是招股缺乏吸引力所致。有市場人士稱,有個別新股的包銷商在簿記建檔出現問題。
港交所(388)在最近提高主板盈利的諮詢文件中提到,低市值發行人其歷史市盈率都遠比從前為高,並通過參考增長潛力來證明其偏高的估值合理。但不少在上市後不能達到原本給港交所的盈利預測,變相令新股投資者「買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