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沒完沒了,想找套可以宣洩的劇看,記起年頭Amazon Prime推出的《納粹獵人》(Hunters),講的是向惡勢力報復,很適合心情,而且有演技之神阿爾柏仙奴(Al Pacino)演出,更增加興趣。
阿爾柏仙奴已經80歲,近年的作品不算標青,不過總是仍期待他有驚喜表現,以往的演藝生涯中,他隔一陣子就會有突破性演出,在70年代演過《教父》(The Godfather)、《疤面煞星》(Scarface)等經典,到90年代在《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扮盲人,就改變了所有演員對盲人的演繹,就算遠至香港,之前劉德華到今日王浩信都學足,甚至盲人揸車橋段翻炒一次也不害羞。很想講一句,大家推崇的加利奧文(Gary Oldman),近年憑演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攞奧斯卡影帝,他在不少作品一舉一動都完全學阿爾伯仙奴,而且是在模仿後才受人關注。
《納粹獵人》講一班在納粹集中營的受害猶太人,70年代在美國發現有不少納粹逃犯,於是組織起來逐一追殺,故事大量着墨納粹如何作惡,來讓獵人們復仇大快人心,本來看得痛快,不過後來大玩昆頓塔倫天奴(Quentin Tarantino)式的黑色幽默,可能想掩蓋以暴易暴的不當吧,處理像無綫之前播的《殺手》,氣氛就變得有點不倫不類,幸好整體都算氣氛緊湊。結果焦點放回阿爾柏仙奴身上,他扮演組織頭目,雖然老到骨架都變了形,但演出仍精銳,中途之後變得亦正亦邪,更是懾人心魄。劇集主角本來由後生仔擔當,他因為祖母被殺而加入組織,但後來卻被阿爾柏仙奴搶晒鏡,故事重心更轉到以這個老戲骨為中心。
其實70到80年代,有不少故事講納粹逃犯混入在美國社會,由於當時二戰過後仍不久,罪犯們有些都只是六、七十歲,仍有能力去作惡。當中電影拍得最好是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的《小人物與大逃亡》(Marathon Man),又或者是Stephen King寫的小說《納粹追兇》(Apt Pupil),可惜電影版雖然已用了高手導演白賴仁辛格(Bryan Singer),卻改編得很差。
撰文:翁可人
本欄逢周五刊出
酷愛煲劇睇戲,冷門熱門乜都殺,小說《師戀高校》及《87年12歲條女失咗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