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有第一,連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也有第一。英國第一個接種疫苗的是一個九十一歲老太太,美國則是一個急診室的護士。無心之得,也不用爭取,兩個人都有歷史記載了。
如今疫苗眾多,但因為使用倉卒,好像沒有一種是可以令人百分之一百安心的。這天在網上跟北京朋友聊天,她問我會不會接種,要接種又會相信哪一種?我說這種事情我非常崇洋迷外,一定相信歐美產品。而且即使是歐美疫苗,接種也不會爭第一,比如在香港,一定要讓特區政府那些高官都接種了,靜觀兩星期,看他們身體和智慧有沒有變化,如果還是低智一如既往,證明疫苗沒有副作用,那時再接種不遲。這種事情,無謂爭第一,應該把第一讓給從小就考第一的人,給其一個身先士卒的機會。朋友又問,如果香港用國產疫苗呢?我說如果香港只採用國產疫苗的話,這疫苗不但能防疫,還是測試愛國愛黨的試金石,更應該把第一——不是第一名,是第一批——的機會讓給那些平時赤膽忠心的人,讓他們的忠勇槓上開花,然後靜觀其變,兩星期之後沒有傷亡,證明祖國科技靠得住,證明毋須事事崇洋迷外,我也不是鐵板一塊,那時也會欣然接種的。
北京朋友熟讀馬列著作,對毛澤東思想瞭解更是深入,聽了我一番見解,覺得非常符合唯物主義辨證法,並暗合習主席「四個自信」的精神,而且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爭第一,這樣的水平和品質令她很是讚賞,又聊了幾句,滿意收綫。倒是我忘了問她想接種哪一國生產的疫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