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足球比賽一直以來都是換3人,近一年來由於疫症問題,多個賽事都特許換五個球員,以應付有球員染疫或頻密的賽程,目的是減少球隊的負擔及球員受傷風險。英超原本與各大聯賽及歐洲賽一樣,容許換五名球員,但自新季開始後,卻又回復三個換人名額。近日英超又開快車,再加上國際賽及歐洲賽的舟車勞頓,面對一周雙賽,不少球隊苦不堪言。狀態不足,休息不夠,恢復不來,今季的確見不少,除了令傷兵比以往大增,更重要的是連帶影響球隊成績,例如上周的英超球隊在歐洲賽後都分別在本土聯賽失分,利物浦、車路士、曼城等無一倖免。因此,很多球會和領隊都促請賽會把換人名額再次改為五名。
事實上筆者也認為增加換人名額是現今足球的大趨勢,不僅是為了保護球員,也是為了賽事的可觀性和欣賞性。現今足球講求速度和效率,決定要快、球速要快,球員也要跑得快,一場具質素的足球比賽,肯定會包括快的比賽節奏。因此,球員身體的體能負荷很大,所以運動科學和醫學顯得更重要,誰能夠達到更多和恢復得更快,就是成功的一部份。可見,若領隊有更多的換人名額,把比賽時間好好分配,就能更有效地發揮球員的威力,減少受傷之餘亦令更多球員參與賽事,一為身價,二為市場推廣,三為提升比賽質素。
記得以前在加時的30分鐘比賽,都常見沉悶的老鼠拉龜,球員疲累至極,也怕博輸了連12碼都失去。後來加時容許多換一人,明顯地提升了比賽的觀賞性,也多了救世主的出現。所以,換人名額增加將成趨勢,不只是權宜之計。
陳婉婷
前亞洲足協最佳女教練
周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