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官、建制派議員每日反覆提及的「愛國」,究竟是出於真心,或是視之為生財工具,在關鍵時刻,總可以分辨得清清楚楚。
特首一宣佈購買中國科興疫苗後,馬上引起市民不安,畢竟Made in China的可信度有多高,不少港人心中有數。林鄭強調不要將疫苗「政治化」,凡事皆政治,刻意說「不要政治化」才是最政治化。然而,接種疫苗不但是政治議題,更可以成為照妖鏡,照出政界的魑魅魍魎。
英國成為歐美國家中首個推行大型疫苗接種計劃的國家,自然是舉世矚目。英國人的反應相當典型,就是「讓唐寧街先打」。經歷選舉洗禮的唐寧街仝人當然明白,因此透過傳媒放風,表示英揆約翰遜有意電視直播接種輝瑞疫苗,以消除顧慮,鼓勵更多國民接種,衞生大臣夏國賢亦自動請纓,參與電視直播,蘇格蘭首席大臣施雅晴,讓國民感到拳拳誠意。就連「事頭婆」英女皇亦將以其94歲高齡接種疫苗,以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穩住民心。
反觀香港特區的主要官員,經歷數天輿論壓力,顧左右而言他,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表示可能會接種疫苗,至於是否注射國產貨仍是未知之數;未有選舉壓力的政客如民建聯葛珮帆卻依然「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一方面表示相信科興疫苗,卻絕口不提自己會否接種,只是催促政府盡快在長者族群接種,視長者、普羅大眾為白老鼠。
更可恥的是,林鄭在回答記者時發揮一貫寸嘴跋扈本色,表示「事實上市民平時都好少問呢隻係乜嘢疫苗」,字裏行間透露出對民智的鄙夷,與葉劉在2003年力推廿三條時的「唔通的士司機、酒樓侍應、麥當勞服務員會逐條同我討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按照香港政府一貫的戲碼,儘管目前三支疫苗都是均等購買,但之後輝瑞就會因為冷凍設施不足而撻定,英國牛津疫苗亦因事無法達成協議,繼而讓中國科興不斷加單,屆時清一色用國貨,自然應驗林鄭「市民不能選擇接種哪款疫苗」的說法。
疫苗事件發展至今,赫見輝瑞藥廠的名字從供港疫苗廠商的名錄「下架」,不論是復星、BioNTech及科興的疫苗,大部份為內地生產及供應,相關廠商出產疫苗不僅未獲國際藥監局認證成效,科研數據更是少之又少,難怪醫學會會長蔡堅醫生、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醫生均表示,有關公司生產疫苗的科研數據不足,若沒有進一步資料,暫時不會接種,無疑是個啟示。
引用網民的一句慨嘆:「冇疫苗時驚,點知有疫苗仲驚!」這大概就是不世出的奴才們管治下的香港吧。
顧書維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