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House裏的人●日月精忠 監獄有天堂

WriteHouse裏的人●日月精忠 監獄有天堂

十二月十二日晚上,朋友的曇花盛開六朵,要把三朵送來。起初婉拒,之後又接受。生命有時,泥裏種,還是剪了插水中,無論活那裏,曇花只有今夜。來時香,去也香,一室清芳過了,在心中。

那一夜,泛起中學時候去看話劇《日月精忠》(A Man for All Seasons)的記憶。那階段,這話劇太難了,只記得好像是林尚武有份擔演。原作者為Robert Bolt,戲名有譯為《四季人》、《日月精忠》,也有譯為《良相佐國》,有話劇版本,也有電影版本。

泰然應對危難 生命最高昇華

那天(十二日)早上,旁聽法院對黎智英先生的聆訊後,再翻看他在九月與馮睎乾先生《蘋天說地》對談。直播時,最後一位讀者提問說及福與德的一致,結尾,黎先生分享他對《A Man for All Seasons》(不知是話劇還是電影版本)的感受,當刻勾起我少年回憶,也對作品有重新的好奇。在他今天被囚之時再看,別有滋味。

周末看了一些《A Man for All Seasons》資料及片段,猶如讀書之時,一樣只能掌握一點。曇花盛開的黑夜,心靈平靜安睡,肉身卻有一種震撼,因為,一個活着的人,正跟巨大政權對抗,而他在堅持的,是忠於信仰上帝的良知。

A man for all seasons作何解?網上講述這部電影的資料如此說,「a man who is ready to cope with any contingency and whose behavior is always appropriate to every occasion.」 我想,也是指一個人面對生命的大起大落,處變不驚,泰然應對危難種種。講一齣戲,不是要比較到真實人物裏去,是要看背後精神與感動人的原因。在囚的黎先生說「活在上帝恩典之中」,這一種恩典,就是生命的最高昇華,豐盛得足夠讓身體與心靈平安,精誠如日如月,人莫能改。

有一種人,是很知道自己想做怎樣的人,而這一種人,最難改變。按過去言談所理解,堅持為爭取民主自由發聲的黎智英,就是要做一口螺絲釘,都要做有個人自主性的螺絲釘。當國家政治權力與個人自主出現矛盾,他追求的,不過是個人良知的自由(freedom of conscience)。個人良知,可以賣,可以不賣,這是一種自由,也是不同人的底線。

賺權勢喪良知vs失所有保靈魂

這一齣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經典戲劇,講及世世代代兩種命運的方向,小人從平庸中賺取越來越多的財富與權勢,但卻失去寶貴的良知;忠臣從原來擁有的權力榮譽財富甚至生命都要失去,卻堅定地保存信念與操守。

戲中國王要娶自己兄弟的妻子,並想把宗教權力從羅馬教廷中奪回。為了取信公眾,逼大臣Thomas More起誓,接受皇帝新令及新的婚約。良臣Thomas More的女兒,想父親脫離厄困,請求他把口中說話跟心裏的自主分開。心裏可以有一個獨立的自己,口中何不說皇帝要他說的一套,以保住性命。More斷然拒絕,他說,當一個人起誓,托在兩掌之上的自己,如水。如果他此時分開手指,今後再也休想找到自己。(When a man takes an oath, he’s holding his own self in his hands. Like water. And if he opens his fingers then — he needn’t hope to find himself again.)

黎智英當日在對談說起A Man for All Seasons,不知是不是有看透厄運的心理準備,還是一種明白自己想做哪一種人的決定。當日對談裏,他說,有些人,風光有錢,都是生活在表面,實情活在地獄之中。「地獄在人間,非在下面」。曾經受尊崇的大臣Thomas More,為堅守宗教原則,不肯向皇帝妥協,被關在監獄,大權與財富都失去了,獄中僅有的兩本書都被沒收,又不許家人探監,最後被斬首。但他向神而行,完成了德,也就是福。「住在監獄時候,他已上了天堂。」本為大臣徒弟的Rich,為求俸祿,壞事做盡,政途晉升高位,最後也安然死去,「表面是個好結果,其實他向地獄走去。」

銬鏈震撼一代 「不賣」的最後自由

天堂很遠,堅持真理才能走近。從被控欺詐,未審先囚;到按港區國安法加控在囚黎先生勾結外國勢力,巨大國家權力的代表,在包括一千條twitter訊息審視黎先生有沒有干犯法律。他被押到法庭時身上的銬鏈,看在跟他有相同價值觀的人眼裏,那不是他的恥辱,而是枷鎖着香港的銬鏈。這一種震撼的重量,將是一代肩負的,誰知道我們是不是最後的香港人?

香港曾經自由,六四至今天的黎智英,怎會沒有一大堆爭議。只是,你看他對生命、知識的種種好奇,至今天對自由價值的堅持與承擔,始終不渝,於此,他一定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總之,作為一個商人、傳媒老闆,他不賣良知、不賣《蘋果》。在今天的香港,這就是「不賣」的最後自由。

聖誕將至,懷念蘋果大堂聖誕樹的松香。記得有一個晚上,黎先生夫婦在大堂即興邀請路過的員工起舞,害羞的人多,跳舞的人少,但分享的快樂、和信念,翩翩如在。

冼麗婷

fb:sinlaiting.j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