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熱話】
【本報訊】特區政府抗疫不力,令港人怨聲載道,建制陣營的不滿亦不斷升溫。繼內地衞健委專家日前開腔批評後,左媒也借勢發炮,《大公報》前日發表的社評就批評香港以「打工模式」抗疫難「清零」,又指香港經濟民生經不起再度折騰,政府以及社會是時候調整抗疫思維;前特首梁振英昨午亦在社交網站發文,暗批特首林鄭月娥稱不可行的全民檢測「一定要可行」。時事評論員認為建制派行為旨在「攞分」,「唔一定反映北京意向」。
前天《大公報》發表社評,以「抗疫需戰時思維 打工心態要不得」為題,借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日前對香港抗疫措施的批評,指「內地專家認為香港抗疫措施沒有『落實到位』,與香港人所謂『打工心態』異曲同工」;又舉例要強制檢疫的麗晶花園,居民未能及時獲檢測及隔離,衞生部門也沒有嚴陣以待地追蹤早期個案,直指「以『打工模式』而不是作戰模式抗疫,更沒有『清零』的決心,這是公認的香港疫情爆完一波又一波的原因所在」,並在文章結尾強調,香港經濟民生經不起再度折騰,政府以及社會是時候調整抗疫思維,「以戰時措施體現戰時效率」。
前特首梁振英昨午亦在社交網發表逾2,000字長文,批港府抗疫不力,文中指林鄭曾認為不可行及反對的全民檢測,是「一定要可行,一定會可行」。雖然當中多個論點跟專家意見背道而馳,亦未見有科學理據支持,他特別在結語中把抗疫工作政治化,直言「在今天的政經環境下,疫情曠日持久,對管治不利,對社會穩定不利」,實行公開對政府的抗疫工作作出指點。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昨在電台節目中指,早前「梁粉」屈穎妍撰文高調地炮轟林鄭,反映部份建制派對林鄭防疫抗疫的不滿正在升溫,以迫使政府拿出更多資源控制疫情。但他強調,建制派的「反對」聲音一直存在,在民主派辭任立法會後,建制派更加要發揮監督作用,認為都是「建設性」的批評。他又認為林鄭上京述職之行雖然有變,但不相信中央會做任何事令人覺得中央對特首信任下降,惟相信中央也擔心香港一旦不能控制疫情,不僅令社會經濟民生問題更趨嚴峻,甚至影響政局穩定,令市民對特區政府產生更多怨氣及不滿。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就認為,北京現時在作多手準備,「佢手上嘅牌多的是」,故大家沒有需要為近期建制派的行動作解讀,「大家唔會知究竟係咪北京喺背後指揮,定係同一『藍』天下小圈子嘅人集體行動?鬧林鄭係人都會攞分,唔一定反映北京意向,而其實呢啲批評,仲係唔涉及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