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周郎赤壁 - 古德明

三國周郎赤壁 - 古德明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把湖北黃岡縣赤壁當作湖北嘉魚縣周郎破曹公之赤壁,當然無礙其為千古名篇。但是,頗有人認為,才學如蘇軾,一定知道「真」赤壁在那裏,只是故意借題發揮,例如南宋岳珂《赤壁》詩說:「坡仙訪古時寓意,橫槊雄姿誰與弔;故將異地眩疑辭,正恐因訛啟譏誚。」二零一五年二月六日中共《解放日報》有劉誠龍者,撰文談這首《念奴嬌》,也說:「東坡明明曉得有錯,只是將錯就錯。」我從前讀中學,中文課本都是這樣說。

但蘇軾真是「明明曉得有錯」嗎?請看他在《東坡志林》卷四所言:「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八也記錄了蘇軾一段話:「黃州西山麓,斗(陡)入江中,石色如丹,傳云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曹公敗歸,由華容路,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今赤壁少西對岸即華容鎮,庶幾是也。」不過,蘇軾也說:「或曰『非也』……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蘇軾顯然認為黃岡赤壁「庶幾」是「真」赤壁,但「不知果是否」。而詞中「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九字,等於說「真」、「假」並不要緊,「假」也不礙他「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小喬建安四年嫁周瑜,建安十三年始有赤壁之戰,實非「初嫁」。當然,要烘托周瑜之「雄姿英發」,事實改改也無妨。

但無論如何,說蘇軾「明明知道」黃岡赤壁不是三國周郎赤壁,未免「大膽假設」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