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疫苗配送計劃,標誌全球抗疫踏出重要一步。現時全球共有約200支疫苗正在研發,打響頭炮的是美國主導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以及中國主導的滅活疫苗。中美疫苗戰拉開序幕,投資界目前睇好美式疫苗,相關股份表現大幅跑贏國產疫苗股。投資者如在疫苗概念尋寶,宜先了解相關股份涉及的疫苗路線。
疫苗有多種類型,包括利用病毒本身製作的滅活疫苗;還有用病毒自身的片段、和部份蛋白成份合成的蛋白質疫苗;以及將病毒基因以DNA的形式傳遞到人類細胞中的病毒載體疫苗等。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美國和中國上市公司研製的疫苗走向不同類型。內地由國藥控股(1099)研發的國產疫苗,是第一代疫苗技術——滅活疫苗。病毒被消滅活性後便失去傳染能力,這時將其注射到人體內,刺激產生免疫力。不過滅活疫苗需要在高防護等級的P3級實驗室培育病毒,再加以滅活,生產過程較為緩慢。
至於上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緊急使用的輝瑞(Pfizer)及拜恩泰科(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暫時是最先進的技術,將病毒基因中攜帶蛋白質編碼的遺傳資訊,直接翻譯成人體蛋白質,從而刺激免疫; 由於不需進入人體的基因組,即可誘發抗體蛋白合成,理論上更為安全可靠。輝瑞公司提交的三期有效性臨床試驗顯示有效率達95%,而且沒有發現明顯副作用。
投資者需留意的是,不同類型的疫苗不可互換。一旦選擇了一種疫苗,如果需要,第二次給藥時必須接種相同的疫苗。由於mRNA疫苗技術更快捷方便,一旦新冠病毒出現變種;或日後再出現類似的全球大流行傳染疾病,科學家們將會有例可循。因此美國主導的mRNA疫苗技術,發展潛力遠大於中國主導的滅活疫苗技術。
自從mRNA疫苗技術出現突破後,今年下半年起,國產疫苗股普遍跑輸。國藥控股已跌10%;之前被市場寄予厚望,採用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的康希諾生物(6185)則跌27%。惟同期研發mRNA的美股輝瑞則升20%,Moderna則升142%,參與研發的復星醫藥(2196)亦升41%。
mRNA疫苗生產速度較快,但受制嚴苛的配送條件。輝瑞疫苗的運輸過程需全程保持在攝氏零下70度以下,稍後上市的Moderna疫苗,存儲條件亦為攝氏零下20度以下。由於發展中國家普遍不具備上述低溫運輸條件,預計國產滅活疫苗之後仍將佔據部份國際市場,目前巴西、印尼、墨西哥等國家已下定單。
基於mRNA疫苗更廣泛的前景,相關能提供低溫運輸條件的冷鏈運輸設備股份,大受追捧,其中韓國冰櫃製造公司IlShinbiobase股價,下半年已升逾270%。港股方面,大和證券多次唱好嘉里物流(636),該股下半年亦已升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