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建制派KOL瘋狂插林鄭之後,終於輪到黨媒《大公報》出手,發表〈抗疫需戰時思維 打工心態要不得〉的社評,借衞健委對港批評指,「內地專家認為香港抗疫措施沒有『落實到位』,與香港人所謂『打工心態』異曲同工」,直指「以『打工模式』而不是作戰模式抗疫,更沒有『清零』的決心,這是公認的香港疫情爆完一波又一波的原因所在」。
林鄭抗疫自年初開始其實已多番失誤,首先是封關問題,當開始第一波感染後,堅持唔需要戴口罩,並即時命令官員除罩,大家記憶猶新;當澳門人人可憑身份證去藥房買口罩,香港人人撲口罩,全城怨聲載道;市場供應回復時,政府就花大量人力物力去派送銅芯口罩。跟住之後的檢疫錯漏百出,機組人員、海員換班如冇掩雞籠,導致第二、三波疫情爆發;執行限聚令,一開波禁堂食,導致大批市民踎街食飯盒,慘不忍睹。而第四波更離譜,跳老舞群組成員公然隱瞞社交歷史,導致社區大爆發,而這些酒樓包場活動,在十一國慶唱K群組出現時,政府就應禁止,結果在兩個月後就因為包場跳老舞而導致疫症大爆發;至於整棟大廈強制檢測,Hea做之餘,根本是整色整水。全世界政府高度重視、全力做好疫苗政策,結果林鄭宣佈的疫苗資料錯漏百出。
疫症至今已一年,社交隔離、追蹤及疫苗政策根本不是新鮮事,新加坡早已示範了嚴密的社交追蹤,至於外來人士酒店隔離政策,台灣在年初已實行指定交通工具接送,而香港下星期才實施!至於疫苗政策,各國政府半年前已在謀劃,向藥廠落柯打,確保第一批供應之餘,也考慮到疫苗注射的信心問題。香港抗疫之敗局,不是沒經驗,也不是公務員怠惰,而是特區領導在意識及認識上均出現嚴重失誤。
首先,任何有常識、以香港利益為依歸的領袖,都應知道疫症大敵當前,乃整個政府工作重點,其餘一概讓路。大家有目共睹,林鄭一年來工作重點是搞鬥爭:搞國安法、搞教育文革、搞司法鬥爭、搞清算。社會人心惶惶,對林鄭信任跌至谷底。一個靠北京強撐而失去民心的政權,每日自我催眠香港已「重回正軌」,有誰會相信?以全民檢測及科興疫苗為例,一個本身政治信任早已破產的領導去推銷內地援港措施,只會適得其反。如果要問責,究竟是誰容許香港全方位搞政治鬥爭而凌駕抗疫?
其次,香港行政主導行之有效,是權力下放至執行部門首長,如有瀆職怠惰,由公務員事務局召開紀律聆訊作懲處。但近年行政主導已變成「行政長官主導」,再加上架床叠屋的一棚「政治閒人」:各級正副問責局長及政助,他們玩忽職守而毋須問責。一方面當特首獨裁黑箱決策,自忖好打得,後果是官員被動避事,凡事等林鄭發落。另一方面這種被動心態已層層向下滲透,由AO出身的常任秘書長,在問責官員面前也是等候指示,絕不會多行一步、睇遠一步,而這一層正是政策落實的核心。而林鄭個人作風導致政策錯漏百出,已非今日,建制派亦早領教過,當日三隧分流建議被否決不就是例證嗎?說到底,還是政治問題:不可能既要政治大清算,也要上下一心抗疫,還要香港回復正軌!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