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批在烏干達印度企業打工的中國工人早前集體感染武漢肺炎後,安哥拉及塞爾維亞據報再有外派至當地的中國工人,據報在接種國產疫苗的情況下,仍先後在當地染疫,牽涉逾300名工人,但中方一直封鎖消息,事件惹起外界對國產疫苗質量的質疑。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安哥拉當地近日至少已有17名來自中資國企的員工染上武漢肺炎,不過他們出國前已按照官方安排統一接種了國藥集團研發的疫苗。據當地華人尤女士指,事件可能只屬冰山一角,因為當地不少中國工人因害怕歧視,即使染疫亦未必敢通報,而當地的中資醫院更不會接診武漢肺炎病人。她又指,即使染疫的當地華人向中國援助安哥拉醫療隊求救,也無法得到幫助。而當地的中國使館僅表示當事人沒遵守接種規定和程序才導致疫苗無效。
除安哥拉外,報道指國企天津電力建設公司在塞爾維亞的一個項目中,亦有逾300名中國員工確診武漢肺炎。據替天津電建招聘員工的負責人李先生指,外派國外的國企員工的確需要先接種國產疫苗才獲准出國,消息指有關員工所接種的國產疫苗同樣由國藥集團研發。
對於國產疫苗的質量,原中國紅十字會大病救助項目負責人任瑞紅指,中國目前研發的幾款疫苗都屬「滅活疫苗」。這類疫苗技術含量低、生產難度和風險都較高,並且臨床資料一直受質疑,因此她對國產疫苗出現不良效果不感意外。本報曾就事件分別向涉事的國藥集團及天津電建查詢,但不獲回覆。
此外,國內各地武漢肺炎的疫苗近期亦出現海鮮價,價格由400元至8,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約473至9,477港元)不等。有廣州居民指,當地有社區人員提供免費疫苗,但他因為對質量有疑慮故不敢接種。而武漢一位社區義工陳女士則表示,當地接種疫苗一針收費2,700元(約3,200港元),需分三針注射,坦言價格難以負擔。
針對蔓延全球的武漢肺炎疫情,世界衞生組織計劃下月派出專家小組到中國調查疫情起源。據小組成員之一的動物醫學家倫德茨(Fabian Leendertz)指,此行只為搜集資料,了解病毒的傳播過程,強調並非尋找罪魁禍首。
他表示,專家亦會檢視中國首宗確診個案出現前的醫學樣本,研究是否更早就出現武漢肺炎病毒的傳播。他預料整個行程需時四至五周,並計劃到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尋找線索,但目前未有確實行程。
自由亞洲電台/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