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訪】有線主播生涯似足凌凌漆 林普斯回頭似是夢

【體育人訪】有線主播生涯似足凌凌漆 
林普斯回頭似是夢

有線大地震那朝,有攝影師於立法會工作期間被解僱,他臨行仍按下攝影機直播按鈕,有記者形容他是「鐵達尼號上的樂手」;這邊廂在海盛路辦公室的林普斯被炒後,同樣執着於早上已動筆的意甲新聞,接過大信封又埋頭繼續:「似唔似鐵達尼樂手?應該係已經沉埋船,喺水底度寫埋份稿。」聽林普斯分享我越聽越入神,明明認真訴說悲劇主角命途顛沛流離,但一陣曲折離奇的喜感始終在深處隱隱躍動,彷彿他從未離開那既熟悉又陌生的錄影廠。

記者:洪量丰

攝影:翁志偉

鮮有網民於連登發帖討論男記者,但林普斯被炒消息傳開,連登一則關於他的帖文卻登上熱門,網民紛紛於網上重溫其精華報道,替他大感不值,林普斯直言受寵若驚,「有人可能會戥你唔抵覺得可惜,以後可能再冇得聽呢條友講波,調番轉嚟睇係一種肯定,做記者有個心態,寫嘅嘢係直接面向觀眾,唔係為上司、唔係為老細、為公司,當觀眾有迴響,覺得你寫嘅嘢都令我留到印象,都係一種安慰。」

■有線聲譽「建立從不容易,但摧毀可以只在轉眼之間」,林普斯慨嘆有線裁員後人手大減,潰不成軍。

不覺因諷刺時弊抽水招禍

其抵死啜核講波方式別樹一格,儘管他強調「我從來都係講緊場波」,但有人思疑他諷刺時弊抽水踩界招禍,他澄清從未被新任高層審查稿件,「呢四位高層係冇嘅,但係好坦白講,我同呢四位高層嘅交流亦都係冇乜,唔單止係稿件上冇畀意見,平時最多都只係點頭微笑,問多句食飯未呀咁,都已經係好多。」

偏偏在講求合作領導的新聞部,發生大事下屬徬徨,高層卻獨坐一角像是沒協助,林普斯清楚記得裁員消息一傳開,新聞部上下一頭霧水,未幾奪命電話此起彼落不斷響起,同事群情洶湧,出現電視畫面上追問高層一幕,「突然有個人事部負責人叫大家『返埋位做嘢先啦』,我會形容係有啲喜感㗎,好似睇緊周星馳嘅《國產凌凌漆》,阿漆無啦啦俾人拉咗去刑場,行刑嗰個仲同佢講冇事嘅冇事嘅,阿漆就話『冇事你都講得出?家陣我有事喎。』感覺就似返埋位做嘢你都講得出?家陣大家都有事喎。」林普斯在公司坐立不安,冷氣刺骨,他不敵寒意外出買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便收到人事部呼他復還的消息,「我攞住個飯盒就收到電話喇,問我可唔可以入嚟會議室。」電影主角尚能靠幾根香煙和人民幣死裏逃生,林普斯逃不過被炒的驟變,他在茫茫人海中黯然度過最冷一天,「呢間公司又話架構重組又話資源問題,我都唔知點解冷氣可以凍成咁。」

阿漆一心盡忠報國,豈會想到到頭來國家只視他為一張廁紙、一條內褲。林普斯早於大學時期已在有線實習,2008年畢業即入職體育記者,先後採訪亞運奧運,2014年他再轉到港台當編導,「好坦白講人工同待遇係出面比較好,老老實實有線一路都唔係好大提升,另一方面係好好彩,頭幾年好多體育嘢都試過,感覺都好完整好圓滿,屋企人又會問有冇諗過搵份人工好啲嘅?所以我又出去試吓。」公務員一字記之穩,但林普斯習慣於人人「獨當一面,家吓集合埋一齊」的有線寫稿出鏡,到港台退到幕後要兼顧行政,他頓覺變成機械中一粒齒輪,心底掛念有線的人情味,「(港台)係劃得好清楚,呢樣會話『你負責番啦』,『唔好意思呀我夠鐘放工喇』,又例如會話『呢個都係你嘅工作範圍,你做番啦』,大家分得好清楚。喺有線就唔係,個交流同人情味都好濃厚。」

■林普斯指有線記者工作投入,「儍儍地、癲癲地」,為精益求精,他自言工作時不時OT改稿。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林普斯(右一)曾採訪倫敦奧運,現場見證李慧詩(背向鏡頭)奪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接「國家任務」即減薪回巢

林普斯指朋友形容他「留住cable嘅血」,轉會他投依然心繫祖家,2018年國家有任務臨到,他思前想後,決定減薪「愛回家」。網上發現一份林普斯同屆中大新傳畢業生的就業概況,當時70人中尚有約30人投身傳媒,我八卦問他知否現時有多少人尚未轉行?他遲疑幾秒,直言除他以外,大概不出幾人。城裏的人說記者人工低工時長,紛紛想逃出圍城;他逃出去卻又衝回來,「我真係好鍾意做體育記者。」兩度加盟他道是緣分,說着往事忽然帶點教會傳道人的玄味,「我咁樣講有啲老套,哲學家話一個人冇可能踏入同一條河兩次,河水係咁流,時空係獨特嘅,你唔會再行一次你踏過嘅水,有時啲嘢都係咁啱嘅機遇。」萬物有其變,亦有其相對穩定,回巢時司令在,聞西在,迎賓的玫瑰卻變成杜鵑,麗晶酒店雖未淪為麗晶大賓館,但林普斯隱約意識到河水斷流,上游地帶漸現旱兆,「第一次離開前好似踢波咁,中前場又有,後防又有,感覺係全盛時期,後尾返嚟最大感受係,好明顯成個新聞部好似總係少咗人,有時入咗夜靜英英嘅,以前好似唔係咁㗎喎。」

再披有線戰衣,球隊雖然缺人,但為母會大家走多步,他自比美斯(林普斯:「咁我梗係冇咁好波啦」)墮後改踢中後場,他除了報新聞,又為手機應用程式另創節目,上載影片也是他一手包辦,「喺度做嘅人就係唔介意,如果真係能力範圍咪即管試吓囉。」網民戲謔藝人「搣唔甩亞視味」,他說有線出身的人也散發一種不能言喻的特質,「咁講唔係負面,呢個人儍儍地,做嘢癲癲地,點解會咁投入,有咁嘅激情嘅? 哦原來係cable嘅。我有時返下晝更會唔捨得走,其實又唔係話有好多朋友傾偈,係件事我想做得好圓滿。」假如球隊需要,『美斯』不介意戴上手套把守最後一關,但正當全隊前仆後繼,「啪」一聲,球場陷入無盡的漆黑,「大家好畀心機踢好自己嘅位置,Sorry場波突然腰斬咗,球場直情熄晒燈㖭,家陣我好似一個球員企咗喺中圈,死啦!應該返更衣室換衫吖,定係同朋友傾多陣呢?」就算力戰而敗,記者起碼曾經付出,無憾而歸,現在一場地震大家卻死得不明不白,「我覺得好崩壞,係潰不成軍,都唔係講贏輸,都砌唔成一隊波。」

■林普斯(中)於中大讀書已在有線實習,2008年畢業後即轉任全職體育記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先後兩次入職有線,林普斯指相比其他機構,有線員工上下的人情味最濃厚。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伍晃榮式報道深入民心

前輩伍晃榮說「波係圓嘅」,即使此刻林普斯代表有線踢的波已「完」,但他的報道風格早已深入民心,他笑說:「有人讚就好啦,但同時都有人鬧嘅,話我寫波咪寫波囉,鬼五馬六咁樣,場邊嗰個又講吓,呢個又講吓。」觀乎網民反應還是褒多貶少,甚至有人讚賞他有伍晃榮影子,他連稱不敢當,「有人咁樣比較係我嘅一個榮幸,但坦白講係爭好遠,冇一個人可以同佢比較,佢嘅程度係另一回事,又有佢嘅江湖地位。」林普斯指他時常回味伍的報道,其足球旁述固然吸引,連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比賽也報道得引人入勝,更顯高手,「例如一場跑綿羊大賽有咩好講呀?但你可以喺佢帶動之下睇晒,之後仲想再睇一次,跑完之後佢同隻綿羊講『飲番杯水先』,就係呢啲嘢都會影響到我,係喎!寫波唔一定係第三身好簡單咁樣寫戰果,可以試吓互動啲,點解唔得呢?」

無論以第一身或第三身報道,林普斯認為關鍵乃與觀眾互動,他不諱言體育新聞與港聞相比無疑被視為「次要」,但他期望每節新聞完結前,體育新聞至少能於刮骨取子彈時扮演「轉移視線分心大法」的角色,為被陰霾籠罩的觀眾注入些許能量,「新聞就係唔開心多於開心,尤其家陣疫情更加係,睇完一節新聞個人可能好灰,體育擺到最尾又有個好處嘅,唔知係咪叫阿Q精神啦,等到臨尾大家攞番少少嘢輕鬆吓,除咗球賽之外都可能有啲得意嘅故仔,例如話俄羅斯大力士拉架飛機,原來世界上有啲咁嘅嘢發生緊,某程度上都可以緩和少少,個人未至於咁灰。」

■有網民認為林普斯報道時常「抽水」,但他強調「從來都係講緊場波」。

電影感融入體育新聞

旁人或云體育新聞不外乎戰果和入球,上網隨手一掃即見,記者如何在千篇一律的「0:0、C朗先開紀錄、反敗為勝」中濃縮精華,挑起觀眾興趣,繼而引起共鳴?林普斯愛電影,他也以此作內功心法,「如果寫波影入球或者慶祝就永遠都係wide shot(遠景)再cut away(跳鏡),咁樣好似好死板好公式化,所以有時盡量諗畫面上可唔可以加多兩個鏡頭,場邊係咪有啲好特別嘅小朋友,球證會唔會有啲趣怪動作,教練發嬲嘅時候會唔會好搞笑。」在體育新聞的世界中,林普斯是掌控大勢的導演、觀察入微的編劇、準備充足的演員,他離職後,有主播形容與他同場報道會心跳加快,她寫道:「普斯總會靜靜對好位,入廠一個微笑,一開口,廠就成了他的主場,一控一射,一切都在他掌握之內。」林普斯的WhatsApp頭像定格於他在有線辦公室埋頭工作的相片,背後的牆掛上一幅相框,其上印有「It takes years to make an overnight success.」。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他駕馭全局的氣場,絕非單靠一兩句抽水和歌詞能撐起。

相較荷李活大片,林普斯說最愛還是本地薑《國產凌凌漆》,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為經典,皆因他深刻描繪出都市小人物的市井經驗,透過電影表達人在社會中善良與陰暗的張力、人情與利益的糾結。戲如人生,無奈人生亦似一場戲,阿漆唱畢《李香蘭》後子彈橫飛,他在槍林彈雨下慌忙逃生,大禍臨頭,他卻停步回頭摘下一朵白玫瑰,結果閃避不及身中多槍。

花為誰而摘?為他真誠相待,反於高處暗算他的李香琴而摘。

事後阿漆大難不死跑回車上,大腿雖血流如注,他未顧傷勢先兌現承諾,向她獻上血染的鮮花。

「呢啲唔係度度有,算你好彩呀真係。」

「你使唔使咁認真呀?黐線㗎。」

「咦你點知㗎,好多人都咁講我。」

這是凌凌漆的劇情,也是林普斯有血有肉、有淚有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