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下稱民委)人事大變動,官方日前宣佈由中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陳小江接替蒙古族的巴特爾,擔任民委黨組書記,料稍後將獲安排兼任民委主任,成為民委66年來首位漢族一把手。日籍蒙古裔文化人類學家楊海英向本報表示,漢人任一把手有象徵意義,「就是說他(中共)完全不信任各個民族,名副其實的漢治」,是典型的大漢族主義。
中共中央日前決定,巴特爾不再兼任民委黨組書記職務,改並由陳小江接任,有指這安排是在上周五的政治局會議拍板。一般來說,民委主任及黨組書記為同一人,故外界預料陳將接替巴特爾,在月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後獲任命為民委主任,將成為66年來首位漢人民委主任。翻查資料顯示,中共建政以來,除首任民委主任李維漢外,1954年後的主任依次為烏蘭夫、楊靜仁、司馬義.艾買提、李德洙、楊晶、王正偉、巴特爾,全都為少數民族。
民委隸屬國務院,也是負責擬訂少數民族事業等專項規劃、監督落實規劃的機關。這次調動改由漢族擔任一把手不尋常。日籍蒙古裔文化人類學家楊海英指出,民委沒多少權力,但中共為表示民族團結及體現民族自治,一直讓少數民族擔任民委的一把手,故此今次民委易帥「非常有象徵意義」,說明中共的民族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意味「中共根本完全不信任各個民族,要加快同化各個民族的步伐」。
根據中共人事調動的慣例,巴特爾身兼全國政協副主席,位列副國級,並不受正部級65歲退休限制,今次是「中途換馬」。楊海英提到今次異動,原因是內蒙古強推漢語事件,「以前中共也有這個想法(讓漢人擔任民委一把手),今次強推漢語正好給中共一個很好的理由把巴特爾拿掉」,也警告今年大規模抗爭的蒙古人「中共可以隨時拿下你」。楊批評,這是徹底違背中共所說的民族共治之說,而是「實現名副其實的漢治」,典型的大漢族主義。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亦表示:「習近平在用人上要求政治先行,對幹部考核要求要以鞏固兩個維護為核心,所以希望透過控制少數民族地區主要官員的任命,加強對這些地區統治。」新疆大學今年九月由熱能專家姚強擔任校長,成為該校三十七年來首位漢族校長,改變維族掌舵傳統,被視為中共改變民族政策的一些表現。
中共建政以來,民族衝突從未間斷,中共束手無策。如2009年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當時兩名維族廣東勞工死亡,引發新疆維人持續數日的大規模騷亂,其後演變為針對漢族等非穆斯林族裔的無差別襲擊。中國政府稱這導致197死,大部份為漢人。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夏明曾指:「再教育營的設立更是七五事件的一個必然結果,(中共)是沒辦法解決矛盾衝突後,使用的一種集中營式的統治方式。」
中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