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早前向25間於全台五大觀光漁港周邊營業的餐廳進行調查,結果在18間有售刺身的餐廳中,發現14間所出售的刺身並不符合標準,當中甚至有餐廳的刺身生菌數超標7.8倍,恐生食安危機。
據悉,這次抽查的25間餐廳分別位於基隆碧砂、桃園竹圍、台中梧棲、高雄旗津、宜蘭烏石等五大觀光漁港。台消保處昨日(15日)公佈調查結果,指這次抽查25間餐廳中僅一間能夠通過所有檢驗項目,其餘24間均各有項目不合格,不合格比率高達逾九成。食品良好衞生方面,多達20間餐廳不合格,當中八間餐廳出現蟑螂或蒼蠅等害蟲、五間餐廳的食品出現過期情況,甚至有食品過期四年。
而在18間有售刺身的餐廳中,處方發現多達14間餐廳所出售的刺身質量並不合格,其中六間餐廳刺身生菌數超標,高雄旗后活海產店的刺身更超標7.8倍,另有八間餐廳刺身被驗出大腸桿菌群超標、六間餐廳所出售的刺身新鮮度不達標等,食客食用後恐出現吐瀉等狀況。而防疫措施方面,亦有14間餐廳不達標。
處方指,這次調查已向上述有關餐廳發出共56萬元新台幣(下同.約15.6萬港元)的罰款。刺身質量方面,如有關餐廳在限期內未有改善,每間餐廳則有機會被改處三萬元至300萬元(約8,400至83.8萬港元)的罰款。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