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居家抗疫時期,網購大行其道。消委會實測五間網上超市服務,發現電視廣播旗下電子商貿平台big big shop經常貨不對辦,在五次實測中分17張定單送貨,僅有四張定單準時送貨,其中一次實測員苦等多時後致電退訂,翌日卻突然送貨。big big shop網站貨品亦分類混亂,「餐飲」分類中有餐具但無白酒,「食品」分類則涵蓋電器及廚具。
消委會今年9月至11月實測HKTVmall、惠康、百佳、city’super及big big shop五間網上超市的服務,分五次各定購15件貨品,發現數間超市的送貨服務混亂,其中以TVB旗下的big big shop最為混亂,不僅未能提供一次送貨安排,五次實測中分成17張定單送貨,更只有四張定單可以準時送貨,兩張定單早到一天或五天,八張定單較預期遲70分鐘至16天,最遲一張定單在落單後26日後才到貨,亦有三張定單的貨品沒有送出。
其中一名實測員被通知送貨時間為當日下午2時至6時,但直至晚上8時仍未送貨,致電客服要求取消定單,被告知須經審批,但翌日早上突然接到電話通知15分鐘後送貨。案例顯示big big shop不但送貨安排混亂,亦無視客戶取消定單要求。
送貨準確度方面,big big shop五次實試中共有29件貨品沒有貨,佔購買總數的39%,全部在原定送貨日期前一天才作通知,但其後商戶音訊全無,其中四次實試員申請退款,實試員獲告知須等候四至八個星期,其中一件貨品定貨至退款橫跨54天。
在其中一次測試中,實測員選擇不退款,靜候商戶送貨,最終在落單後第24日接獲電郵通知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送出貨品,兩日後物流公司在沒有通知下將10件預先包裝食品和日用品送到實試員所住屋苑的管理處。
big big shop的網站貨品分類模糊,如「餐飲」分類中可找到餐具,但找不到白酒,「食品」分類有電器及廚具,火腿片和芝士腸卻不在「香腸火腿」分類中,增加客戶尋找貨品的時間。
食品質素方面,big big shop送抵的急凍餃子已解凍,雪葩亦溶解變成液體,包裝破損,糖水流出箱外,急凍雞柳解凍和包裝已打開。消委會發現24次冷藏和容易變壞的食品送達時溫度均偏高,city’ super有最多新鮮和冷藏食品溫度高於8℃,例如豆腐達18.6℃,鮮奶達15.6℃,不符食環署規定運送有潛在危害食物時必須保存食物在4℃以下或60℃以上。
Big Big Shop回覆消委會表示,物流公司並未有完全跟隨公司的包裝及配送指引,導致商品狀態欠佳,11月中起已更換物流公司。電視廣播昨日辯稱,今年因疫情關係,網購需求急增,令商戶及合作物流公司面對巨大壓力,引致配送延誤及狀態欠理想,對顧客引起不便致以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