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加強反壟斷監管,令人擔心科網企業前景,《人民日報》昨發表評論文章降溫,指稱監管不是限制發展,而是為了更健康可持續發展。不過,證券界認為科網龍頭短線仍受壓。多隻科網龍頭股價昨日受壓,阿里(9988)、騰訊(700)、京東(9618)及美團(3690)跌幅介乎1.9%至3%。
文章進一步解釋,包容與審慎並舉才能明確面向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定位,強調包容,是因為老辦法未必能「對症」業態,對於新業態新模式要適當給予比傳統行業更高的包容度;惟強調創新不是隨心所欲的藉口。
中共政治局上周五在會議上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隨即於本周一開出罰單,對馬雲旗下阿里、騰訊子公司閱文(772),以及深圳豐巢網絡共處以150萬元人民幣罰款。另外,南京市市監局近日發佈《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經營者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方式獲取交易機會或競爭優勢。截至目前,阿里、美團、蘇寧、滴滴等已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
內媒引述螞蟻董事長井賢棟稱,過去一個多月,螞蟻在監管指導下已全力做好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並謂集團正認真學習「十四五」規劃建議和中央一系列關於金融安全的政策精神。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新經濟股龍頭何時止跌,視乎會否有具體「加辣」措施,而且各大龍頭自身面對不同挑戰,如有資金沽京東換馬至京東健康(6618);美團在外賣及團購業務受同行挑戰,「比較下,騰訊風險因素較少」。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則指,「大型科技股的經營優勢不會因而削弱」,《人民日報》的評論亦肯定新經濟的發展;阿里有望於230元水平見支持。惟他指,由於科網龍頭的增長前景有機會被下調,料板塊首季走勢將在區間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