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傳媒《第一財經》報道,近月內地爛尾樓風波再起,由上月至今已有29個省市加強預售屋資金監管,避免房地產企業因資金緊張揶用售樓款項,引致金融風險。
自本月以來約兩周時間,包括雲南昆明、廣東珠海、佛山、湖南株洲、河北唐山、山東濰坊、 河北唐山等7個城市,已對預售屋資金進行加強監管,而據貝殼研究院統計,從上月至今,至少已有29個省市進行預售屋資金監管的政策及相關細則。
近期開發商違規成本不斷加大,舉例昆明市月初推出政策指,在一年內發生1次不良行為的開發商,其新建、在建專案的重點監管資金比例上調為30%。至於成都市對於信用減分的房地產企業,後續的開發也將被波及,例如不得拍地、不得申請新項目,甚至禁止辦理新預售許可。
新華社近日曾評論,用更大比例的自有資金開發,有助於倒逼開發商打造更優質商品房上下功夫。為了快速回籠資金,開發商不但會加快銷售進程,而且很可能加大優惠力度,讓群眾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