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中瀰漫着異味,滿身爛肉老鼠在頭頂渠道爬行,這是美孚北區議員李俊晞助理Eunis,對荔枝角收押所探訪者等候室的鮮明記憶。原本從事美容業,傘運期間受到政治啟蒙,直到去年抗爭突然間身邊眾多朋友被捕還柙,今年1月Eunis決定轉行,即使人工少一半亦要做議員助理,希望盡力支援、關懷獄中抗爭者。
議辦位置距荔枝角收押所只需十多分鐘路程,有借出地方予家屬領取探監物資袋,袋中有可交予還柙或在囚人士的零食、日用品,由零食網店早前以成本價眾籌後預備,有黃店一直免費幫忙運送到不同議辦,已送了40個星期。Eunis指議辦今年7月開始舉辦筆友計劃,「當手足家屬搵我攞物資,我就會跟進佢哋有冇其他準備,例如私飯、法律方面,要唔要筆友,或者有冇書想睇。」
計劃至今約配對了42對,她本身亦是「寫信師」,透過寫信、探訪,現有十多個獄中筆友,「佢哋有係咁同我講話想要筆友,啲信可以話係精神食糧。」
她指獄中朋友想收到描寫日常生活的來信,最理想是雙方均以朋友身份對等地表達心情,「平時有『解悶工廠』寄新聞、連登post入去,同埋佢哋有訂報紙,多數都係《蘋果》,都會知道好多時事,佢哋想要啲實質有內容互動嘅信。」
有時對方會請求「入書」,例如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呢個係入面比較多年輕人睇嘅,佢哋比喻係同香港𠵱家嘅狀況都幾似,我哋就係俾人屠宰緊嘅市民,嗰啲巨人就係政府高官。」但部份書籍難以「通關」,「例如《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就未試過入到。」
這年來她觀察到,很多牆內抗爭者年紀較自己小,「有啲小朋友真係十零歲就入咗去,無可能唔心酸,我呢個歲數仲係睇緊卡通片,但佢哋就可能要面對牢獄。」她嘆一口氣,「好無力嘅地方係,望住刑期越判越過份,或者喺入邊受到不公平不人道對待,但人喺出面,隔住面牆,真係乜都冇得幫!」
與去年相比,今年探訪的輪候時間大增,意味還柙人數越來越多,「等候室環境已經好差,入面係更惡劣,佢哋有話一入去係要先住『豬肉房』一晚,真係2、30隻曱甴一齊瞓。」最心酸是,有人在獄中期間家人患重病,相親卻不能相見,「覺得個政權將佢哋推到去呢個地步,令佢哋失去咗中間應該要有嘅可能係學業、同身邊人嘅時間,真係見最後一面都冇辦法做到。」
書信和探訪,至少可令牢獄中多添一點希望,「希望大家唔好放棄佢哋,我可以做嘅就係呼籲香港人,唔好因為私事太繁忙而忘記仲喺入面嘅手足,佢哋好需要其他人支持鼓勵,佢哋係無罪,唔應該有咁嘅結果。」
正如她手上一封獄中來信節錄,「我們都渴求勝利,雖仍未看到任何曙光,如疾走在隧道中尋找那丁點兒的亮光,沒有勝利,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