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周專欄寫道,儘管特朗普是否真的會不惜和中國開戰來保護台灣十分可疑,但是習近平並不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去嘗試。因此,到目前為止,美國只需要強硬表態,就足以阻止北京動武,換來台海安全。在現實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中國方面的強硬表態。如何看待這些表態?它們和戰爭是近親關係嗎?
上周日《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的一則新浪微博引發關注。他說:「近來一直有各種猜測說,特朗普團隊有可能在離任前的最後時刻針對台灣問題搞大動作,包括派蓬佩奧訪台,甚至是特朗普本人閃電訪問台灣、宣佈與台灣建交等,不久前亞太情報官員訪台就是去打前站的。」
從市場定位來說,胡錫進的媒體和微博屬於政治黃色小報,往往用聳動性報道和評論來抓取讀者眼球。在媒體網絡化之前,《環球時報》頭版和尾版幾乎每期都是固定的格式和話題。頭版一縱一橫兩個大標題,尾版一個大標題,分別是:美國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右翼囂張反華,台獨分子又搞小動作。報攤主人可以根據行情決定將哪個話題展示給讀者。
胡錫進和《環球時報》的社交媒體話題稍微多樣化,引進了更多的商業機制,但是吸引讀者的誇張和煽動套路沒有變化,仍然會抓住一切機會來炒作此類話題。
另一方面,胡錫進和《環球時報》也承擔着重要的宣傳任務,那就是在《人民日報》的「偽君子」形象之外,扮演一個「真小人」的角色。這是八九六四屠殺之後,中共宣傳的最大改變。不同於此前的假大空說教(儘管偉光正說教仍然大量存在),新的教育承認中國有問題,但強調別國也不怎麼樣,天下烏鴉一般黑,利益至上是普世原則——並成功地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立場污為假大空宣傳。於是,先以《環球時報》為代表,隨後發展到戰狼外交,不憚於暴露小流氓面目。偉大領袖和《人民日報》不方便說的話,會通過這些「真小人」的嘴說出來。
路透社報道,負責美國亞太地區軍事情報的海軍少將史都德曼11月22日搭乘專機抵台。不過,除了台灣外交部證實一名美國官員抵台之外,並無更多公開訊息。美國大選前後均有人猜想,特朗普可能加劇台灣危機,成為不方便交出權位的「戰時總統」。
胡錫進的微博未能證實這些資訊,但證實了中方的擔心。這種擔心並不是因為有些網民所歡呼的「解放台灣的千載難逢的機會」,而是在這個「機會」面前不知所措。這種時候,中國的做法就是以最強硬的表態來嚇退這些機會。胡錫進說:「真那樣,我方的反應必須是雷霆萬鈞的,要讓配合特朗普政府這樣幹的民進黨當局死定了。」
怎樣讓民進黨當局死定呢?胡錫進說,解放軍須派戰機飛越台灣島,並且根據情況輕重採取一般飛越台灣島或者在台北超低空飛行,「料台灣軍隊不敢對解放軍戰機開火,一旦他們開火,就意味着戰爭爆發,我軍就可以立即對台軍機場等重要軍事設施實施毀滅性打擊」。
網民提出兩個問題:第一,中國軍隊對台軍機場等重要軍事設施實施毀滅性打擊,是否意味着一舉解放台灣?如果這麼厲害,為甚麼一定要等到美國提供機會呢?習近平不是早就威脅過,蔡英文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會「地動山搖」嗎?第二,假如台灣軍隊不開火,台灣人民把解放軍戰機的低空飛行當作表演騷觀賞呢?那樣美國總統就可以成功訪問台灣嗎?
另一位中國政府的喉舌、國際關係學教授金燦榮,在各種場合主張中國武統台灣, 2020年就是最好的機會。但是,當特朗普可能冒險製造台海戰爭的消息傳開之後,金教授千呼萬喚的戰爭機會觸手可及, 他卻改口了,一再提醒解放軍千萬保持隱忍和克制,盡量避免冷戰,更要避免熱戰。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台灣民進黨政府可以隨心所欲。
長平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