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然嚴峻,可幸的是,全球疫情死亡率進一步跌至2.3%,而美國的亦跌至1.9%。消息面則較反覆:之前炒有疫苗,但最近則發現面癱後遺症。其他消息亦反覆:譬如國會撥款,話過又話不過;英國脫歐談判,話有得傾又話拉倒。
於是美滙跌至90水平後有點失方向,美國十年期國債息升至近1厘後也見膠着,道指見30000點、標指見3700點後一樣乏力,而VVIX由100邊起稍抽亦同樣無力。論技術,風險資產大致達通道頂到位,但畢竟年尾氣氛例好,加上歐洲央行先行加碼,聯儲局本周開會亦或當好消息炒。是故膠着失方向的狀態料仍持續,年尾更或抽上。
明年美股展望,大升的有人講,大跌都有人講,其實最可能兩邊都是「大隻講」。首先,長短息差所預示的衰退概率仍在下跌,技術上固然不能排除GDP會再間歇收縮(如因基數效應等),但縮到今年第二季般則不會了,故股市對應的變化是仍有上落,儘管資金多了會放大波幅,但亦難如3、4月般驚人,而上落得來也會偏近高位一邊。
要是上落多於單邊、偏高多於偏低,那麼策略上倒簡單,每逢高位稍有像樣調整,不妨買入,心態是炒浪多於長揸;而調整的時空不妨以二至四周、半成至成半為準則。芬佬要講概念、揀主題,今年地區炒美股、行業炒科技,以他們愛尋寶追落後的習性,明年唱美轉歐、亞,新經濟轉舊經濟是意料中事。無妨,但輪流炒還是一、兩季矣。
港股方面,恒指已近27100點由歷史高位延伸的下降軌,說是受阻而回也可成立。始終香港已被中共玩殘整死,股市不散亦只能苟延殘喘,圖睇要回3月起升軌24300點左右。別被早輪港息跌所騙到,其實近期回升,港滙亦已偏離強方,貨幣基礎亦沒如11月前般急升,近期已轉橫行,可見資金湧入乃過去式,何況熱錢本質就是隨時可走。
明年疫情無疑會見曙光,但失業、倒閉潮會否見頂則未虞樂觀,中外皆然。所以,大多資產價格持區間上落看法穩陣過盲信單邊。市場實是悶日子多,有幾多大時代?
羅家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