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沈嘉偉棄車保卒 - 張宗永

【圓方集】沈嘉偉棄車保卒 - 張宗永

我家裏有一件BAPE迷彩綠的衞衣,在東京旅行時購買的。

有次,我往九肚山探朋友,身上穿着這衞衣,從大圍轉乘的士,上車未久,報上地址後,司機見我這身裝束,不似是住富人區的,打開話匣子:「師傅,去開工呀?我以前都係做裝修」。我本着與人為善,沒有糾正他,還和他胡扯香港的裝修市道。

I.T(999)大股東沈嘉偉夥拍私募基金CVC提出私有化,每股作價3元,較停牌前的股價高出逾五成。

沈嘉偉應該可以算是繼Joyce Boutique的創辦人郭志清之後的港產時裝巨人。和郭志清不一樣,沈嘉偉草根出身。

郭志清是永安百貨郭家的後人,丈夫馬景華是先施馬家,沈在華富邨長大。Joyce的第一家店開在文華酒店,I.T的前身Green Peace第一所店開在銅鑼灣伊利莎伯大廈。

沈嘉偉的成名作應該是2011年收購虧蝕多年的日本猿人集團(BAPE),花了不過二千萬出頭,但I.T很快便令猿人轉虧為盈,到了今天,I.T的盈利更是靠猿人獨力支撐。

沒有猿人 能否再變魔法?

回頭看這次私有化方案,如果I.T小股東通過,私有化後CVC將會成為猿人的實際控制人,猿人以外的生意全歸沈嘉偉家族。這是私募基金常用的財技:瞄準股價受壓的上市公司內的有價值資產,趁股價低用低成本私有化,然後斬件,單獨保留有價值的資產,之後再拿這資產從新上市或融資,用槓桿來增加股本回報。

從沈嘉偉的角度看,這方案是無選擇中的選擇,談不上是棄車保帥,更像是國際象棋中棄車保卒,I.T剩下其他的品牌就像快到對方底線有機會變后的卒,且看沈嘉偉有沒能力再一次化腐朽為神奇。

投行生涯也碰過不少搞品牌的老闆,有些是想找融資,有些是想找併購,我心底下對這些老闆都寫一個服字,因為要做好一個Brand,一點也不容易。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